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思考

2019-02-19 12:15娜马
社科纵横 2019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育人政治

赵 娜马 忠

(1.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2.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由课程、课堂、学生、学校内部“因子”和家庭、学校、社会为外部要素组成,通过“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旨在建立一个多主体互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全方位、整体性教育系统。以此促进校内外生态因子之间协同发展而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认同、强烈情感归属与担当责任意识的互动共同体。这与新时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所强调的全面化、立体性的教育理念内生耦合。因而,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系统性的生态学研究视角和思维方法,以便更好地协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必要性

(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的时代要求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因时而进之“时”指时代,即明确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有利于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特别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重在“全面”。这使得仅靠学校“孤军奋战”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应对新时代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问题。从而要求运用生态学的协同发展理论,凝结各方合力,充分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引导作用。

由于生态学包含的生态系统论是从联系、系统的角度考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运用这种强调各要素不可分割、相互补充的科学思维来构建责任分担、力量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间的友好共生关系,就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向思维,树立双向互动、共生共赢的生态学思维,为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诉求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

“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完善的人”[3](P19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基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考,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如毛泽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邓小平的“四有”新人、江泽民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到新时代习近平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P26)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其核心是“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在于“全面”。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间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分散性。构建“生态共同体”就有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用生态学因素关联、协同共生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过程的分散化等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教育保障。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更倾向于一种对方法论的追求,集中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之上”,[6]其核心价值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多学科交叉“合力育人”机制的现实要求

在现代学科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下,各类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以及理工类学科等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汲取其他学科理论营养来构建多学科“合力育人”机制。

其中,生态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资源,如“木桶效应”强调:不要忽视对系统中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的考察研究,要发挥好关键因素的作用;“手掌效应”启示我们,在一定条件下教育系统中多样化的教育要素存在着“协同效应”,关注差异、注重个性化发展是实现整体向善的重要保证;“生态链效应”则昭示我们在研究教育过程中只有生态链中各生态因子的“生态位”各得其所、相互衔接,各阶段教育目标和教育资源才会合理分布,使整体效应最大化。

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在借鉴生态学研究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整体性的思维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树立自主的学科意识,对“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吸纳与运用,应当走出简单的‘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等误区”,[7]利用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借鉴生态学系统论理论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把吸收借鉴与独立自主有机结合。

总言之,建设“生态共同体”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更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可能性

(一)理论支撑:扎根马恩经典的“共同体”思想

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又称为“人类社会有机体”论,主张“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8](P552)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处于内在的联系之中,共同构成一个互相作用和影响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其他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建立在于其他环节的联系中的”,[9](P21)根本上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有机整体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动态的联系。因而,我们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而应从整体出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

“生态”意味着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以及整体化的系统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生态系统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秩序形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各系统之间以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要素的偏离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这与马恩的“共同体”理论具有亲密关系。观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作为社会生态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无时不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为维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稳定性,就不能忽视任何可能破坏教育效果的细节。

建设“生态共同体”就是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并以一种全面性眼光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发挥内部和外部各个相关因素的合力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实践经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思想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教育生态学思想资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指明了良好的朋辈群体关系对教育的重要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明确了榜样示范是对个人引导教育的重要方法。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劝学》)说明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个人思想道德的养成起促进作用。“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则阐释了人性本善,后天环境对个人的人格养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引导人要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进一步说明了人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应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可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体现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环境具有多元、系统、协调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教育实践经验,揭示了在教育中人作为主体的自身因素,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共同处于一个互动循环的整体之中,这正与“生态学……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10](P1-2)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提供了经验参考。

(三)现实载体:依靠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支持

网络新媒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生命力、保证开放性和共享性的良好契机。

一是新媒体为“生态共同体”建设提供环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微信、微博、QQ等一系列载体,为“生态共同体”各要素间构建了一个“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对话平台,从而实现教育需求的相互对话、教育问题的相互支持,最终实现教育价值的共识。”[11]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打破时空限制、高度互通开放的虚拟环境;二是新媒体为构建“生态共同体”建立“生态链”关系。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有利于突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化模式,打破“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各要素间彼此独立、沟通不畅的状况,使“生态共同体”系统中的各主体要素间可以随时获取教育资源,掌握相关动态,从而实现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资源共享,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具体路径

协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微生态”、营造外部“生态环境”、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是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一)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生态建设”

课堂、课程、学生、老师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因子。协调四者的相互关系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内部“生态循环”的关键。

1.优化教学内容,丰富课程生态建设

“课程是教育内容与教育经验的一种组合方式,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12](P26)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就要建立“课程—教师—学生”为一体的共同体关系。由于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教育的客体,而是能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具有多样性的主体性存在,不仅能接受知识而且能反馈信息。因此,教育者进行思政课内容教学时,一是,要关注个性差异,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之间家庭背景、知识水平、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学生个人潜力,使其发挥各自优势。二是,要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增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教育者要打破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情境的熏陶作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升华,从而使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实现学生与课程有效衔接。

2.创新教学模式,聚焦课堂生态建设

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构建“生态共同体”的组织形式。第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感染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因而“运动战式的围堵、填鸭式的灌输解决不了问题,透彻的说理和论证,润物细无声式的娓娓道来才能说服人。”[13]只有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个体现实需求的方法,才能真正起到内化作用,如实践教育法、情境教育法、咨询辅导法等。第二要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解惑者”。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单一独白,而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共鸣、共悟、共振。因此,就要求教育者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以情感人、寓教于情,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平等对话,实现知识共悟;以身作则,实现行为共振。

概言之,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生态系统”就是要促进“课堂—课程—学生—老师”四者间的良性循环、协同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二)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生态环境”

打造集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整体育人环境,才能营造出具有感召力、促进力和约束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1.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生态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4]是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的独立教育主体,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尤其是客观作用于建设家庭软环境的家庭结构、文化水平、教育理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子女心理的整个深层结构、人格养成和思想道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和开发家庭软环境的教育资源。

首先要求父母树立“德重于学”的教育观念,注重德育,引导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父母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15](P57)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指引子女的行为方式;最后,要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好,子女才能教育得好。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将其渗透到子女的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最终成为受教育者自觉的行为习惯。

2.营造以文育人的校园“生态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校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校标、校徽、雕塑以及教学的硬件设施等。文化环境则承载高校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

美化校园物质环境有利于直接陶冶和塑造师生情操,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校园环境布置应蕴含学校办学理念,凸显教育功能,展示人文关怀。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细节都在“育人”,营造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的育人氛围。如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建筑,体现着高校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感染力;建设富有寓意的校园雕塑、独具特色的楼宇文化墙,利用它们的直感性可以让广大师生用眼观察、用心品味,通过教与化的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沉淀于师生内心,真正实现德性内生。此外,文化环境的建设也至关重要,使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具体包括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构建科学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和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通过精神文化的渗透性、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和文化活动的体验性,真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乐。

3.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环境”

“人的成长一刻也离不开社会环境。人自从出世以后,其成长过程就是个性逐步社会化的过程。”[16]“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社会性,要求有意识地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联系中进行,以利于有效地发挥多种教育影响的积极作用。”[16](P99、103-104)

第一,要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加强正面宣传。社会舆论是一把“双刃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民,反之,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大学生的判断能力、道德观念、政治信仰。营造向上向善的传媒生态环境,就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条主线,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交往之中。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只有国家、社会以及全社会人民共同推进,才能最终达成社会共识,创设出“百姓日用而无不知”的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信仰。

家庭生态环境、校园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统一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生态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为“生态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环境保障和空间支持。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机制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重点在于“全”,即保障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全面性。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各生态因子同生共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必然选择。

1.同向同行,全员育人横成一个面

“同向”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思政课和其他各类学科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引领学生;“同行”要求思政课在发挥主渠道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其他各类课程也要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能同向不同行或同行不同向。需要注意的是,“同向同行”主要是指其他各类课程在育人目标上与思政课步调一致,并不是要把各门课程都变成思政课,丧失其独立性。

实践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靠思政课“单枪匹马”的教学传统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这就要求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打造一个多维协调、全员参与、责任明确的教育群体,构建一个目标明确、要求一致、管理严密的思政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即发挥全员育人合力。首先要有机整合各类课程。不仅是思政课,还要保证“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其次,各科人员要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最后,各学科要有机渗透,打破学科界限,发挥各自的特点与教育资源优势,从整体上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教育活动,在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形成教育合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全部学科和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一个面”。

2.同频共振,全过程育人纵成一条线

在机械振动中,当策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受迫振动的振幅达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之为共振,振幅越大,能量越多。同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因子之间的共振幅度、共振频率、共振频次等将直接影响到其实效性。“家庭、社会、学校都是一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场所”[17](P228),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外部生态因子。其中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保障,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只有实现彼此之间的功能互补、力量共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合力。

首先,建立三者的互动教育场。尤其是新时代要充分发挥网络的联结纽带作用,实现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其次,形成三者的协同联动教育链。既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各自的特点因势利导,和而不同,又要步调一致,发挥出各自积极与主动参与的能动力;既要资源共享,相得益彰,又要发挥出各自独有资源的特点与优势。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格局。最后,各学段要有机衔接,树立系统培养观念,重视大中小学在教育要求和发展层次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大学与中学的衔接上,要以大学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由此,建设一个环环相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生态因子之间只有“劲儿往一处使”,才能产生共振效应。

3.同生共构,全方位育人立成一个体

“同生共构”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要素的共生性。共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在生物学意义上,指不同物种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现象。只有彼此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重要意义,才能相依相生,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而言,主客体之间积极的互动与交流,能够形成信息资源互补互享互利共生的关系。教育主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开依赖于教育客体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教学效果的好坏有赖于教育客体的反馈与回应,教育活动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客体的发展,二者就是一种共生关系。

此外,还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打造一体化管理系统,构建集“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为一体的同生共构生态结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作系统内部进行专业化分工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配合的好,工作就容易取得成效;配合不好则可能使总体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负效用。”[18](P229)增强内部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重点是抓好四支队伍建设:基层辅导员队伍是思政工作在基层的“播种机”,要在基层打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理论和主流声音的“主力军”,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队”,要持续做到工作的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见效。只有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使各部门高度意识到彼此存在的必要性,才能真正实现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育人为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克服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的专业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各自为营”、“条块分割”的现象,从而打造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

总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构建既需要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认同凝心聚力,也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通过组织规范、制度建设将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内外相济的联动机制,从而大幅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共同体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共同体的战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