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探讨

2019-02-20 22:18李杨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诊断率冰冻准确率

李杨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子宫内膜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在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中占比为25%左右,多发于55岁以上的妇女[1]。从发病率上看,仍然表示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妇女群体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接受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患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快速冰冻的诊断模式,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认,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来本院接受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患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患者年龄51岁-73岁,平均年龄为(58.6±1.7)岁。从临床症状上看,患者均提出有出血、阴道排液,在手术病理切片检查前均接受了快速冰冻检查,其结果提示为患有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中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可以配合检查和手术的进程。

1.2 诊断方法 患者首先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其需要在手术中取出病理标本并进行快速冰冻,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0oC到-25oC的冰冻机中,在冷冻10 min后进行5 μm-8 μm的切屏,最后将其进行HE染色,并放置镜下进行观察,其主要内容为细胞的分级、病理组织类型等。随后实施手术进行病理切片检查,以后者为检验的金标准。在操作中将切除的病变部位作为标本,进行脱水、切屏等工作,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之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显色分析,最后进行镜下检查。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对于不同而组织病理学进行分级后的准确率对比,其可以分为G1-G3。此外,可以按照病变部位的浸润程度进行分级,可以分为1级-3级,级别越高,病情越重。即1级为病变部位刚刚侵入子宫内膜;2级为已经侵入到浅肌层;3级则为侵入到深肌层中。

1.4 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 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其主要是对不同病变疾病以及分级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实验在病诊断结果的各项统计下均使用χ2表示方式,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检查结果上看,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准确率为74.1%(43/58)。

与此同时,不同分期的患者其检出率则是不同的。即在G1其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65.2%(15/23),而G2期患者的诊断率则为77.4%(24/31),G3期患者的诊断率为100.0%(4/4)。

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分级结果,在诊断中也存在差异性,其中3级诊断率为100.0%(5/5),随后则为2级诊断率60.0%(12/20),最后则为1级诊断率78.7%(26/33)。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属于妇科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并与子宫颈癌、卵巢癌并称为三大妇科生殖系统肿瘤疾病[2]。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结合的措施。面对不同疾病分期的患者,在手术的切除范围上有较大的差异性。而早期诊断结果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方案,并确定手术的切除程度,能够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在实施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过程中,其已经是现阶段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案,能够加强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3]。在病理结果的分析中,我们认为随着分期的差异性,其疾病程度的加重,在检出率上会随之提升。而临床的提示结果能够进一步说明病情的恶化程度。

综上所述,采用快速冰冻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检测的整体准确率较高,并且随着分期、分级差异,准确率也会随之提升。故而可以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诊断率冰冻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冰冻的梦
冰冻的梦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