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

2019-02-20 22:18刘洪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低血压预见性血液

刘洪霞

(解放军971医院,山东 青岛 266071)

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护理程序对患者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护理风险,以采取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1]。近年来,我院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尝试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并发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现将具体应用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3岁-71岁,平均(57.24±6.31)岁;每周透析2次-3次,共透析4,160次。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2岁-71岁,平均(57.20±6.54)岁;每周透析2次-3次,共透析4,171次。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检测脉搏和血压;指导用药、换药;记录病情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1)组建护理分队:护士长作为指挥中心,全面预测血液透析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感染等情况的出现。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考核方式,只有考核通过,才能开展临床工作。(2)无菌操作的实施: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前,要使用紫外灯进行照射杀菌;定期检测透析室内空气质量,消灭其中的毒素及微生物。(3)仪器检测:检查透析机、透析液等相关设备,及时处理设备问题,如自检不通过、水处理故障、超滤误差等,确保透析工作顺利实施。(4)预防护理风险: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避免护理风险的出现,如静脉压未监测、参数设置不当、内瘘穿刺失误、接头漏血等。(5)低温透析:透析液温度要比患者正常体温略低,控制在35oC-36oC,以此降低基础代谢,减少氧耗,提高心率,防止血管扩张,进而预防低血压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低温透析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肌肉挛缩、寒战、发冷等症状[2]。(6)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固定好穿刺导管,每天换药,透析前禁用降压药,注意防水,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发生渗漏、红肿等现象;鼓励患者合理运动,并将作息时间规律化,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饮食要在透析2 h内,以补充血容量,预防低血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低血压发生率;(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调查问卷法评定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若分数低于60分,即不满意;若分数在60分-80分之间,即较满意;若分数高于80分,即满意。满意率+较满意率=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并予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予以χ2值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对比 两组低血压:对照组829例,发生率19.93%,观察组291例,发生率6.98%,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比对照组低(χ2=30.22,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0%(14/20),其中满意5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6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19/20),其中满意13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29,P=0.037)。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会引起低血压、肌肉痉挛、头痛、恶心等并发症[3]。低血压的发生,会造成内瘘闭塞、透析中断等不良现象,所以,在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时,需加强透析护理工作。预见性护理以组建护理分队、实施无菌操作、仪器检测、预防护理风险、低温透析、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展开特别的护理工作,其能够合理规避因护理者操作不当引起的护理风险,减少并发症、感染危害,以实现控制低血压发生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低血压方面的积极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患者对预见性护理的认可度普遍较高。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可有效防止低血压症状的出现,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低血压预见性血液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多彩血液大揭秘
侦破血液迷局,真相只有一个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