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患者噎食的预防与护理

2019-02-20 22:18陈祥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精神科气道食物

陈祥霞

(吉林省白山市康宁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1 一般资料

我院为精神专科医院,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看护患者,将疗区分为兴奋疗区和康复疗区,兴奋疗区主要收治精神症状较重、需要不离护士视线看护的患者,康复疗区主要收治精神症状相对稳定、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由于患者长时间住院躯体疾病逐渐增多,体质渐虚弱,导致患者出现跌倒、骨折、噎食等风险,而55.9%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窒息是由于噎食所致[1]。可见噎食作为精神科的意外高发事件一定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2 噎食的临床表现

2.1 轻度噎食的表现 食物卡在咽喉部,阻塞气道,病人面部涨红并有咳嗽反射和胸闷窒息感,食物吐不出,缺氧,呼吸困难,两眼发直双手乱抓。

2.2 重度噎食的表现 病人意识丧失、满头大汗、口唇颜色青紫、四肢苍白厥冷、大小便失禁、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3 噎食发生的原因

3.1 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副反应 最多见的是锥体外系反应,严重时可使咽喉肌群共济失调,吞咽反射迟钝,食道括约肌麻痹;其次精神科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和5-羟色胺阻断作用使唾液分泌减少而使口干、舌燥导致食物在口腔内成团堵塞气道引起呼吸不畅及窒息。

3.2 由精神症状所致 患者极度兴奋躁动,食欲亢进,进食不能自控,抢食或食物未咀嚼就强行下咽使食物成团堵塞食管而发生噎食。

3.3 患者有脑器质性改变 此类患者由于吞咽反射迟钝或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导致噎食。

3.4 生理因素 有些老年人体力不济,防御功能差,担心他人与自己争食,所以狼吞虎咽、囫囵吞枣的进食而导致噎食[2],还有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牙齿脱落,消化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而致食物阻塞发生窒息。

4 噎食的预防

噎食一旦发生很难救治,故应当以预防为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做好风险因素的评估 (1)患者近3个月有噎食现象,有脑血管病史;(2)患者住院前曾经发生过意外导致吞咽功能障碍;(3)患者进食狼藉;(4)接受无抽搐治疗者;(5)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者;(6)年龄>65周岁,牙齿缺失者;(7)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8)捡拾垃圾果皮的患者;(9)相关知识缺乏的人群。

4.2 加强饮食护理 患者进餐的环境要宽敞、明亮、清洁,一般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看护下在餐厅内集体进餐,吞咽困难、兴奋躁动、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患者应安置在特定的地方由护士重点看护,必要时在单间内专人照顾或喂饭,进餐时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量、进食速度。有锥体外系反应的患者进食速度要慢,避免服用煎炸较硬的食物。病史中曾经出现过吞咽困难、面肌痉挛、唇舌震颤等症状者,要给予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让其放慢进餐速度,必要时给予喂食。如果必须吃馒头、花卷、饼等较硬的食物,可以将其泡在菜汤、牛奶、豆浆中充分软化处理后再给患者食用。对于暴饮暴食患者要严格限制进食量,专人看护,避免共抢食物和狼吞虎咽。所有患者都集中在餐厅进食,严禁将食物私自带出餐厅。

4.3 加强健康教育 对健康饮食开展指导,告知患者要规律、均衡、适量、小口进食、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饭前先喝少量汤,口中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说话、走路或跑步。发现患者出现吞咽不舒适时要及时终止患者进餐,避免噎食的发生。

4.4 噎食发生后的处理

4.4.1 发现患者噎食,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启动噎食应急预案,就地抢救,争取时间,以免延误最佳的抢救时机。

4.4.2 噎食的抢救措施 (1)护理抢救措施:发现患者噎食,应尽最大的努力清除患者口腔内食物。对于意识清晰的病人,可鼓励其咳嗽或吐出口腔的食物;意识不清或牙关紧闭者,可以用压舌板、汤匙或筷子等撬开口腔,刺激病人咽喉部进行催吐以便将食物取出,通畅气道。或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头低45o叩击胸背部,协助患者吐出食物。(2)急救术:当患者处于窒息状态时,将患者倒置,用手拍其后背,借助于震动,使食物松动而从咽喉部移除。也可以将患者侧卧,用双手从患者腹部向胸部上方推压,用力冲击6次-10次,反复进行,由此增大腹部压力,利用膈肌向上的冲击力,使阻塞气道的食物上移而排出。(3)严重窒息状态:应立即将患者改平卧位,垫高双肩,使头部后仰,急取穿刺针16号-20号针头在喉结下(环状软骨下缘1 cm-2 cm的部位),刺入气管,可暂缓呼吸困难和缺氧状态,并尽快转往外科。

4.5.3 抢救成功后,按医嘱给予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和对症护理,并完善相关记录。

4.5.4 做好噎食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在进餐时突然发生噎食导致的窒息状态是在他们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患者意识模糊,待其意识恢复后回想起窒息时的情景往往感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不时的产生了害怕的心理,对再次进食心理埋下了很深的阴影,严重者甚至拒食。此时工作人员首先要给患者做好有效的心理疏导,给患者讲明白病情和饮食的重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帮助其从不安、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来。

4.5.5 事后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事件讨论,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制定落实改进措施,做好记录。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交护理部存档。

5 结语

精神科患者是特殊的人群,发生噎食的风险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及时、正确的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吞咽和进食情况的评估,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熟练掌握噎食的急救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噎食的发生,避免因噎食而导致患者死亡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精神科气道食物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食物从哪里来?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