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禄丁的“自由场”

2019-03-15 06:19窦晨旸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朱砂个展策展

窦晨旸

编者按:孟禄丁的个展“元•孟禄丁”正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以“元速”“朱砂”系列作品为线索,呈现了孟禄丁在艺术创作上的尝试与选择。

展览链接:

元•孟禄丁

主办:中国民生银行、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协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

总策划:周旭君

策展人:冯兮

助理策展人:李思奇

展览日期:2019年11月13日—12月11日

开 幕 式:2019年11月16日15:30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展厅

在孟禄丁的这次个展“元•孟禄丁”上,无论“元速”或“朱砂”所展现的抽象的动感,都激发了我们视觉上瞬时的快意,在大的空间内产生流动、扩散的心理感觉。这种运动感始终存在于孟禄丁的作品中,从“元速”到“朱砂”,即从强烈的、冲击的到平和的、韵律的,似往即返,似游即回。

在孟禄丁的作品中,“自由”是一种重要的线索。首先,是立场自由。即我为谁发声。孟禄丁始终探索一种普世性的艺术语言,曾受中、美等国影响的他,很好地接受了文化碰撞的硕果。在他的创作中,出发点并不是我是中国人或我是抽象派新艺术运动流派等等。孟禄丁企图寻觅生命的宏观:我是人,是宇宙中某一生物,把范围扩大再扩大,姿态就高了。作为这样群体中的一员,我们之间是没有隔阂,没有屏障的。以我自己的有限投入到无限的空间当中,呈现和隐藏的结合点,是赋予孟禄丁自由穿梭的可能性的根本力量。

其次,是方式自由。即我用什么来创作。将“手”完全解放的艺术品是常受人质疑的,有人坚持匠心,有人“离经叛道”。孟禄丁为自己的选择做出了解释,无论是机器还是人,都是体验的结果,至于这个结果的表达方式,自然要择优。康德曾说:“艺术也和手工艺区别着。前者唤做自由的,后者也能唤做雇佣的艺术。”去“人手”并不代表着去“技”或是去“艺”。“元速”便是这样的作品,因自由而生,却不为自由而生。即便它抛开了人的完全控制,但这种带有自我意识的偶然性的所得,才为“得意”。

最后,是观念自由。即我为何创作。尽管多么完美的艺术品也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艺术往往成为工具化的附属品,但抽离这些技术、情感的表达,它又能够以何种身份出现呢?孟禄丁一直探索的,就是艺术的“纯语言化”,就像“朱砂”,虽因材料的功能性被注意,但成品却与其无关。它来源于生活,却又不止于生活。这样的“自由”,反映至情至性。

孟禄丁 朱砂 组画 145×145cm×4 2019年

孟禄丁崇尚的自由,并不是无规律、无秩序、无目的的自由。在“元速”“朱砂”中,多少动感都来源于一点,或说是消失于一点,是一种轴心式的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梅洛-庞蒂曾说:“自由总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自由。与我们的知觉场和时间场一样,自由也有一个‘自由场’。”这个“自由场”是束缚,但这种控制力也提供了我们自由的框架,让我们在这相对的自由中拥有无限畅想。

孟禄丁 元速 布面丙烯 300×300cm 2011年

我想,这就是“天人合一”而得的自由。你侬我侬,忒煞情多。孟禄丁与自然,亦是如此。

猜你喜欢
朱砂个展策展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杨海固个展:浮现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关于策展
一分钟台北:欧文·沃姆个展
安尼施·卡普尔个展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朱砂记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