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9-04-07 15:54王雁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观初中语文

◎王雁娇

语文是初中教学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传授学习方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还要加强学生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认知,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正面的处世态度,最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落实过程中学生培育成才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将其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及人文素养的形成特点,借助语文的学习深化对人文素养的认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的效率。

一、初中语文人文素养的构成内容及培养意义

1.初中语文人文素养的构成内容 人文素养的内容首先包括语言能力,如学生表达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初中语文人文素养的基础就是语言能力,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过程中要围绕情感体验,结合语言核心能力培养,让学生将核心思想表达出来,体现语言价值,成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培养部分。其次是态度情感价值观,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建立在价值观与态度情感上,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体体现为学生具备理解他人情感和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教师要从文学作品中引导学生挖掘和体验哲理思想与情感,塑造自我精神品格,达到价值观形成的目标[1]。再者是审美情趣,指的是学生批判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语文教材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魅力。最后是文化底蕴,这是高层次的学习要求,结合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将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进行挖掘,让学生自觉感悟和追求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充分感受文化底蕴[2]。

2.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1)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语文是基础性的语种类教学,通过文字传达学习信息,而语文学习需要语言环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汉字含义,同时又要结合语言环境提高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让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更充分全面地了解文字背后隐藏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应用能力。当前初中语文大多文本的内涵较浅显,而学生的学习也从浅层次的识字逐渐上升到了解主旨与内涵的要求。比如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类型文章的侧重点和隐藏内涵各不相同,形成人文素养才能确保学生有能力从不同思考角度感受和理解知识内涵[3]。

(2)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初中语文文本中很多知识内涵能够反映和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也为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文本涉及内容往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解析背后内涵,挖掘隐藏知识才能有所感悟。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挖掘文字背后的正面知识,利用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其形成良好的意识用以规范自我思想与行为,形成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中的事物,指导其行为[4]。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

1.强化初中语文经典文化的教育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给当前教育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多人心理失衡,精神家园没落,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初中生对祖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学生往往喜欢西洋欧式的物品,喜爱过洋人的圣诞节和万圣节,嘴里夹杂英文单词视为时髦,却不知孔子老子儒家哲学。在多元文化的入侵下,初中生心智发展不完全,很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难有助人为乐、积极奉献的想法和社会公德心,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经典文化的教育,渗透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认识和掌握文化的精髓,并使其渗透到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中去。

比如教学《孟子》二章,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文中通假字和多以字词的同时,还要通过典型的有教育价值的经典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知学生做人要有气节,挺直腰杆,坚韧不拔。再比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急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挑战要珍惜,不轻易放弃,接受挑战,迎难而上,才能战胜困难,攻破难题。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古老文化精髓的沉淀,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引性作用。

2.善于应用语文教材内外的人文素材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师需要对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深入解剖和分析,从中挖掘人文素养素材,结合学生的日常与课外的人文素材进行延伸与拓展,巧妙将人文教学与工具教学进行结合,从而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表达作者正直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语句摘录下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再通过布置课外阅读的形式让学生积累语句,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师要注重将作者的人文情境挖掘和表现出来,可借助一些影视作品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天祥面临的处境和形象,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再比如引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导学生体会优秀文学的价值熏陶,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奠定基础。

3.合理设计人文教育场景增强效果 初中生处于非常重要的学习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奇心重,竞争力强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人文教育素材,创设人文教育的场景,结合语文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人文教育场景的代入下,学生很快在教师的引导中从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悟其蕴含的人文内涵,提高语文感受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教育的效率。

比如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愚公移山的动画片,从动画的直观场景观察理解故事的结构。随后结合该文对《愚公移山》的新字新词进行理解,加深理解记忆。待学生有一定认知度后,教师以教室为辩论场所,根据“愚公是否真愚”的论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在辩论氛围和特定的场景下表达自己对于“移山”这一行为的真实想法,辩论中深入认识,得出真知,同时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个过程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其中,融入场景,渗透了人文教育的内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4.贴近生活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语文内容的很多情节都能从学生日常生活中体现和找寻,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人生阅历浅,生活经验少的现实,尽可能联系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引发共鸣的内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学生情感,进一步贴近其生活,才能确保学生在情感共鸣下更好地培养人文素养,并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5]。

比如学习《背影》一课,文章通过描述朱自清父亲的背影,表达强烈的父子情,那么在应用教学时,教师就要将学生非常熟悉的亲情穿插其中,让学生联想、回忆自己父亲的背影,如有没有白发?有没有驼背?或是自己专属父亲的特征。在讨论中产生情感共鸣,并在情感转移下更深入地理解朱自清父亲在儿子将要离别时的不舍和思念,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这种情感同时又能延续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引导学生体会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各种情感,在感受中学会珍惜,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让学生学会知足和感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育不仅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求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渗透人文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生已进入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结合语文基础性、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将语文的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渗透人文教育,从提高学生引入经典文化教育、挖掘人文素材、合理设计人文场景和利用生活情感的方式,最大化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与思考中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的价值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