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感化于心
——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2019-04-07 15:54曾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立德高中历史德育

◎曾季

引言: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作为历史教师应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学生应学习的品质灌输到课堂中,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事例,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获得深切体会。素质教育在当代来说越加重要,学生的品德也更为学校关注,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概念,培养一个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提高整个班级的团结凝聚力,不仅要在学习方面做到优秀,在道德品质方面更要精益求精。

一、立德树人在高中历史中的意义

高中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极为重要的过渡阶段,也是培养一个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时期,高中历史教师如果很好的将品德教育融合到历史教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程度,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水平并不高,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如果将德育渗透贯穿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找到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加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真正热爱历史学科。学生喜欢哪个学科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讲课方式,因此,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课堂反应也是品德教育成功与否的另一方面的表现。

二、在课堂中渗透立德树人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许多历史知识都只是浅薄的一层,并没有一定的高度,并且很多历史知识也都没有进行讲解和编写,知识点大多都比较分散,学生不好记忆,也没有留下深刻的记忆。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只是枯燥乏味的概念和知识,在现当代素质教育的社会中,“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已经逐渐深入到每个人内心,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已经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在现在这个追求创新的时代,德育工作的实施也要和创新紧密相连,创新思想观念,从传统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培养学生自己理解知识概念的能力,增加主观性题目的数量,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题目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历史学科的奇妙之处,并且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师作为在高中阶段陪伴学生的长辈,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树立正确的榜样模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关爱同学,在学生出现学习或者生活上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有效的帮助和建议。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学生,增加信心,这也是立德树人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些都只是德育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德育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将德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们理论知识的储备量,更需要自身文化修养的体现。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有一个正确的三观认识和价值取向,不管是在教学任务中还是在日常相处过程中都要用正确的行为影响学生。

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视频和图文资料,还可以给学生看《林则徐》电影片段,让学生更深的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此时教师应该指引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史不仅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更应该是被每个人牢记的历史。进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再比如说,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危难关头,然而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不畏强权,勇敢的和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既有革命先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有普通中国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殊死抗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敬佩和学习的,这段历史应该被每个人铭记。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在这段时期中国人为了拯救我们的国家做出了什么样的牺牲和贡献,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加深印象,并且学习革命先辈优秀的人格品质。

三、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时期,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科成绩负责,还要将德育的教育落到实处。德育教育是一个耗费时间长,并且伟大的工程,是一个不会过时的教育主题。高中历史教师要通过课堂中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这是国家交给每位历史教师的重要责任。按照新课标的教学标准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教师要不断渗透和教育,做好教师应尽的责任,不断创新,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通过新的不同的方式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立德高中历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