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边的项羽为何一定要自刎?

2019-04-12 07:14文丨李兰雅礼中学王小坡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枭雄东渡胜利者

文丨李兰 雅礼中学 图|王小坡

今天看项羽之死,突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司马迁写项羽,本来是“乃欲东渡乌江”,结果听过乌江亭长一席话之后,他反倒是弃了乌骓马,决意向死。

我过去读乌江亭长那番话,没仔细琢磨。但这次再看,发现司马迁这样横出一笔,简直是把项羽在此情境下非死不可的性格给写透了。

项羽之死这一节,虽然处处写项羽已经准备好了要死,什么“今日固决死”“天亡我”,但在乌江亭长之前,项羽并非完全放弃了生存意志——其实在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绝处逢生的情况身经百战的项羽也不是没遇见过。像他这样在死人堆里打滚的人,时刻都准备死,时刻也都准备活。个人认为,司马迁写的项羽,还是存了一丝想要突围的希望的。因为突围的时候,他还“期山东为三处”,也就是说,他其实还是计划着“万一”突围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的。

在东城快战时,项羽就像他之前许诺的那样冲入汉军,斩了汉军两名将领,畅快淋漓而又傲气凛然地跟他的随从说:“何如?”而后“骑皆伏”。这种情形下,司马迁接着写——“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显见,这个“于是”是顺着前面斩杀汉将那段情节来的,也就是快战中所向披靡的项羽似乎是重拾了一些重振雄风的信心,才能顺着逻辑产生“于是就想要东渡乌江”这样的想法来。既然“欲东渡乌江”,那就说明,这时候的他明显还是有活下去的意愿的。

而之所以情节突转,项羽决定不走了,乌江亭长那番话就很关键了,且关键中的关键我认为在于“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和“今独臣有船”这两句。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这句话如果是对不曾品尝过称霸天下滋味的项羽来说,算是很好的安慰,但是对差一点就要坐拥天下的项羽来说,这句话就很扎心了。我一个好朋友打了个比方——“就是一个奥运冠军得了骨癌,化疗了一年多,元气已经伤得不行啦。医生说,我们可以把你的双腿截掉,然后再保守治疗,估计可以再活个两年吧!奥运冠军一听,就这样还治什么啊!生活质量那么差活着干什么!”

我们再来看后一句。其实乌江亭长说“愿大王急渡,汉军至,无以渡”在语句上是很通顺的,司马迁却生生要在中间加一句“今独臣有船”。而后文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也就是说,如果项羽渡江,那就很可能是他一个人渡江,因为一艘船明显不能带过去所有的弟兄。当项羽面对这样一个局面的时候,他“大笑”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说起来,项羽这话说得不中肯,老天其实还是给项羽留了一线生机的。项羽在突围期间有两次逃脱的机会。第一次几乎已经突围成功的机会,被“田父”故意指错路给毁了(不得民心,怪他自己咯);而第二次机会,又在跟乌江亭长的一番对话之后,他自己放弃了(不愿苟活,也怪他自己咯)。乌江亭长讲的那番话包含了两个促使项羽决定赴死的原因:一是当下是一个两难困境,要么抛弃兄弟一人苟活,要么和兄弟死在一起;二是未来惨淡的前景,只能在父老乡亲的怜悯下苟延残喘,偏安江东一隅。

而对于项羽来说,这两者其实都是绝境。因为对于他这种重感情的人来说,要他抛弃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那还不如让他跟着一起赴死来得痛快;因为对于他这种高傲的人来说,日后他若是只能偏安一隅,靠着父老的怜悯过活,那还不如马革裹尸来得爽利。良心似乎不会杀人,但让有良知的人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他所经受的折磨更甚于死;骄傲也似乎不会杀人,但让骄傲的人去苟且偷生,他的耻辱感所产生的痛苦也更甚于死。

设想,如果面对同样的情境,刘邦早就毫不犹豫、手脚并用、屁滚尿流地爬上船了。或者说,其他任何一个想要得到天下的枭雄,都不会像项羽这样放弃一个宝贵的机会——放弃部卒,保存自我,对想要夺得天下的枭雄而言,这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刘邦估计觉得项羽脑子坏掉了——眼看着要死了,眼前明明有条船可以跑路,这难道还需要犹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朝一日卷土重来,这才是最明智、最正确的选择嘛!但是项羽放弃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转身跟着自己的将士一起;甚至送出去了爱马,决意与弟兄们并肩战斗至最后一刻。这才是项羽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也是项羽的人格魅力中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是为了对某君主的“忠”而慷慨就义,却是为了“义”,为了本着自己一以贯之的人格而慨然赴死的男人。可以说,他是在实现自我抱负的过程中,为了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死的人。他有骨气、有血性、有操守、有底线,他把这场死地绝杀演绎得轰轰烈烈!

项羽最后把他的头颅像赏金一样恩赐给了那些追杀他的人,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震古烁今的奇特情境——一个连命都输掉了的失败者,竟然能居高临下地俯瞰那些胜利者!他简直就是在用他的死来蔑视、嘲笑和讥讽那些争求赏赐之人啊,他用他的头颅清晰照见了那些狂欢的胜利者不堪入目的小人吃相。一个失败者为什么可以俯瞰那些要杀他的胜利者?因为在这一刹那,他的人格明显比他们高贵;因为在这一刹那,他的人格形象远比那些争抢他头颅的胜利者奇伟瑰美。

项羽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绝对是一名高贵的勇士。

我想,这或许就是项羽特别受司马迁青睐的原因吧。

为了得到天下不择手段的枭雄遍地都是,但能够为了保有高贵的人格而慨然赴死的枭雄,只此一家啊。

猜你喜欢
枭雄东渡胜利者
《东渡黄河》
红楼女枭雄
——读《红楼梦》有感
Intensive Training of Maths(4B)
东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学潮
Chapter 2 A cheerful chat
华清宫
哲 理漫 画
满盘皆枭雄,各领风骚三五年!
光伏“枭雄”再赌互联网金融
殷人东渡美洲的甲骨文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