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脐腐病发生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9-04-26 01:19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国琴
农业知识 2019年8期
关键词:缺钙湿度根系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刘国琴

番茄脐腐病是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春天随着气温升高,叶面蒸腾水分加速,根部养分供应不足,特别是钙肥补充不及时,脐腐病易发生,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商品品质。

一、发病症状

番茄脐腐病发生于幼果的脐部,即花残余部及其附近。发病初期脐部首先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后逐渐变为暗褐或黑色,后期脐部患处干缩,表面凹陷,果小质差。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产生墨绿色、黑色或粉红色霉状物,病果失去食用价值。

二、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缺钙引起的,钙是番茄生长必需的中量元素,主要存在于番茄植株内的营养器官或较老的组织中,是一个在植株体内不易移动的元素,不易从较老组织向较幼嫩部分转移。因此,缺钙症状往往发生在根尖、顶芽及生殖器官等处,表现为根短小,茎及根尖分生组织细胞逐渐腐烂,生殖器官出现不结实或结实不良等现象。

1.土壤缺钙。重茬栽培,钙元素被大量消耗,如果钙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会造成土壤缺钙,从而导致植株缺钙,诱发脐腐病。

2.吸收或运转钙困难。近几年,随着生产者意识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会及时补充钙元素,但番茄脐腐病依然发生严重,经土壤检测发现,元素的拮抗也会诱发脐腐病;不良环境条件和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也会导致植株吸收和转运钙元素困难,而引发脐腐病。

(1)用肥不当。番茄根系在吸收营养物质时,各元素存在拮抗作用。其中铵态氮、钾、镁均能使根系对钙吸收下降,使果实含钙量降低,脐腐病发生率升高。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施用氮肥等化学肥料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大,钙素吸收受到影响而发病。

(2)植株吸收水分能力减弱。钙由植物根部吸收随木质部液流运输到叶片、果实等各个器官,因此影响根系吸水的各种因素必然影响到钙的吸收。

①土壤因素。土壤盐渍化过重,粘性土壤,易造成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植株水分吸收;而砂质土壤,含水量较低,容易造成植株系周围干旱,诱发脐腐病。

②栽培原因。深耕不够、松土层过浅,土壤板结,根系难以下扎伸展,影响水分吸收;前期浇水过多,坐果期干旱缺水,中耕松土不及时等,都会造成水分失调;使用未经腐熟的生粪或近距离根系追肥,易引起烧根,使根系吸水受抑制,造成生理缺水,这些不当的栽培管理措施均容易诱发脐腐病。

(3)番茄果实积累钙含量不足。

①湿度影响。湿度是影响钙吸收和在各器官分配的重要因素。钙优先到达并积累在蒸腾强烈的器官中,番茄果实是弱蒸腾器官。空气湿度较小时,叶片是主要的蒸腾器官,钙向叶片的输入量远高于果实,导致果实含钙量降低。脐腐病容易发生。

②温度影响。阴雨天后突燃放晴,温度迅速升高,空气湿度降低,叶片蒸腾速率提高, 果实钙积累减少;同时温度升高,果实膨大加快,膨大的果实由于钙的减少而发生局部缺钙,也易发生脐腐病。

总之,番茄脐腐病的发生与番茄果实顶端处缺钙有直接的关系,而空气湿度、温度、土壤盐度等间接因素共同作用造成脐腐病的发生。

三、绿色防控措施

1.深耕松土。深耕土壤,保持25~30厘米土层疏松,既利于植株发根,又能熟化土壤,增强保水蓄水能力。

2.科学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避免用浓度过高的人粪尿作追肥;施氮肥要适当,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注意扭转目前很多生产基地大量施用钾肥的不良倾向;番茄坐果期30天内,适当增施钙素肥料,可用1%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叶面肥喷施,或选择吸收效率较高的糖醇钙等新型钙肥,从初花期开始每隔15天喷1次,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3.加强栽培管理。

(1)控制温湿度,减少叶片蒸腾。通过适时摘叶、午间遮阳、叶片喷水、控制棚室温度等措施,抑制叶片蒸腾作用,防止钙元素向叶片过多积累。

(2)水分管理。地膜覆盖,可保持植株根系周围的土壤水分相对稳定;番茄生育期,尤其是结果期注意水分均衡供应,浇水应该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猜你喜欢
缺钙湿度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一个信号告诉准妈妈是否缺钙
肉吃多了容易缺钙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