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虾混养技术

2019-04-26 01:20
农业知识 2019年8期
关键词:刺参放苗池水

将刺参、对虾引入同一养殖池塘,使其形成品种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态互补的生态环境。混养对虾,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刺参池塘的水体利用率,投喂对虾的残饵和虾粪便既可以增加池水肥度,促进藻类繁殖生长,又可以为对虾、刺参提供天然的饵料生物。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养殖池的要求。池深在1.5~2米,一般养殖面积以0.67~3.3公顷为宜,水体盐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人工参礁的设置。对于一般底质的参池可以用石块、水泥板、空心砖、扇贝笼等垒成堆状,作为人工参礁,每667平方米参池堆放体积为100~180立方米。

(2)参池消毒。人工参礁设置好后,纳水浸泡参池15天,再将池水放掉,采取连续冲洗、浸泡的方法以降低底泥的有机物含量。在放养前20天,每667平方米用50~75千克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鱼类及病菌、病毒。

(3)纳水。在放苗前10天左右,用60目筛绢网纳水,水位达50~60厘米,肥水。肥水时,虾池投放50~80千克/667平方米经过发酵的鸡粪,或施无机肥2~4千克,以培养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三、苗种放养。放苗时间在3月到5月初,规格为每500克300头,667平方米放参苗5000~6000头。参苗的投放方法有两种:一是网袋投放法,苗袋放在附着基上呈半开口状,这样参苗爬出袋后,能直接附在附着基上;二是直接投放法,参苗可直接投放在附着基较集中的地方,均匀投播即可。

虾苗放养时间在5月初,规格为1.2~3.0厘米的中国对虾虾苗,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667平方米。

四、养殖管理。(1)水质调控。水质调节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养殖前期(6月份之前),水位不宜过深,一般以1~1.2米为宜,每潮要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适时换水。养殖中期(进入7月份之后),应逐步加深水位,一般应保持在1.5~1.8米以上,并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新,以确保刺参夏眠;养殖后期(到9月份中旬左右),可以适当降低水位,此时刺参夏眠结束,有利于刺参的活动与摄食。

(2)饲料投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对刺参进行特别投喂,在投喂中国对虾时适量多投喂对虾人工配合饲料,并结合虾池内养殖品种的数量适量投喂部分卤虫、人工饲料、杂色蛤和四角蛤蜊等,让部分残饵与虾粪便沉落在池底,以供刺参摄食。

(3)日常管理定时进行水质监测,控制好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理化指标,调控好水色,并根据池水透明度适时肥水,及时掌握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定时向参池内投入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既为刺参提供饵料生物,又起到改善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每天要定时巡池,观察养殖品种的生长、摄食、排便、病害、成活率等情况。夏季应防止池水水温剧升。大雨过后要注意及时排掉参池表层淡水,并加大换水量,始终保持池水盐度在26以上。

五、收获。对虾收获多采用闸门挂网、放水收虾的方法。采用此种方法多赶在大潮汛期间,这样可以及时补充参池内排出的水,避免对刺参造成影响。另一种方法是用网捕虾,这种方法适用于一次不能全部收获完的情况,但是容易把池底搅浑。

刺参收获一般采用潜水员下水采捕的方式,捕大留小,一般一年分春秋两季采捕。

猜你喜欢
刺参放苗池水
夏眠的刺参
夏眠的刺参
3 种不同体色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诗意的劳作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