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术式对凝固性血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9-05-13 01:1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胸腔镜胸腔切口

刘 东 生

(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开封 475003)

凝固性血胸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胸手术。随着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的成熟与普及[1~2],也逐步应用于治疗胸部创伤性血胸。为了探讨胸腔镜技术治疗凝固性血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凝固性血胸患者的手术记录及临床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凝固性血胸患者,均经临床诊断、X光、CT或超声检查,胸腔有中等以上的积液、较多纤维素及血凝块且病程<10d,血流动力学或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7.31±3.67)岁。观察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9.27±4.61)岁。排除胸腔内有广泛致密的粘连、伴有气管支气管损伤、既往有创伤侧胸部手术史、心脏大血管损伤、保守治疗好转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为开胸手术:全身麻醉后,选择标准后外侧切口,清除胸腔内积血凝块,剥离胸内纤维膜或纤维板,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胸部切口;观察组为胸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后采取健侧卧位,于腋中线第6或 7肋间作腔镜孔,结合患者病情于受伤部位附近肋间选择2个胸壁切口作为操作口,在腔镜引导下吸尽胸腔内积血及血凝块;暴露视野,探查出血点及损伤部位,电凝钩或超声刀松解胸腔内粘连带,高频电凝、钛夹及缝扎等止血;生理盐水冲洗胸腔,观察胸腔内无出血和漏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缝合伤口。

1.3 判定方法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大小;(2)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参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对照组(n=34)观察组(n=46)tP手术时间(min)57.34±12.63127.65±34.7212.645P<0.05术中出血量(ml)128.65±16.19212.43±37.8613.438P<0.05术后引流量(ml)176.54±15.32247.24±41.8710.538P<0.05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d)1.74±0.694.76±1.5411.795P<0.05术后腹痛时间(d)2.06±0.873.47±1.714.813P<0.05切口大小(cm)5.97±2.6216.43±6.3710.056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胸腔感染1例,漏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14.71%(5/34);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2.17%(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切口感染胸腔感染漏气并发症χ2P对照组31114.714.425P<0.05观察组1002.17

3 讨论

胸部创伤或创伤导致的肋骨骨折后多伴有胸内积血,当肺、心包和膈肌运动所引起的去纤维蛋白作用不完全或失效时,胸腔内积血将会发生凝固,形成凝固性血胸,易导致胸腔内血块纤维化的形成和脓胸的发生。凝固性血胸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剖胸探查术,但此术式加重患者的创伤,引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易导致预后不良[3]。胸腔镜手术将胸部创伤的探查诊断与治疗有机结合,手术切口小,不破坏呼吸肌,损伤小,视野清晰,止血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准确的排除患者是否有心脏出血以及其他合并性损伤[4~5]。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传统开胸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创伤更小、镜下视野无盲区,手术更迅速、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更快。研究显示,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胸腔镜术式已为胸部外伤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视野良好、止血效果好、 降低手术创伤、手术操作方便、手术流程顺畅等优势,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本文研究中,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胸腔感染1例,漏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14.71%;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表明,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相比,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创伤凝固性血胸术后高热、寒战、 疲乏及出汗等感染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胸腔镜手术手术创口相对较小,进而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相对较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更低。术中定位准确,视野清晰,降低手术风险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及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胸腔镜术式治疗凝固性血胸患者精确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胸术相比,创伤更小,术中引流量及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腔镜胸腔切口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