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的影响△

2019-05-13 01:13邓诗清简雪仪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火针岭南带状疱疹

邓诗清 李 茜 简雪仪 龚 舒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皮肤科 广州 511400)

带状疱疹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神经节的常见皮肤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皮肤丘疹小水疱、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疼痛,其后遗神经痛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相关研究表明,机体免疫状态在带状疱疹的发病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带状疱疹属于自限性疾病,西医治疗以止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为主,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疼痛。带状疱疹属于中医“蛇串疮”范畴[2],因正气不足,湿热毒邪侵入经络,余毒未清,瘀血停滞肌肤,导致疼痛。岭南火针为针灸名家结合岭南气候特征和当地人体质创立的特色针灸疗法,对带状疱疹治疗有较好疗效,本次研究探讨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广州番禺区中医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间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沿着脊神经根单侧带状排列密集分布,水疱为脐窝状,也可发生出血性脓疱或水疱,基底潮红,皮损出现前有皮肤灼热或刺痛感,存在体温升高全身不适症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3.5±5.1)岁;病程1~7d,平均病程(4.6±1.3)d;发病部位在胸背部10例,腰腹部12例,下肢部8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4.6±5.5)岁;病程1~6d,平均病程(4.4±1.2)d;发病部位在胸背部11例,腰腹部10例,下肢部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中医参考《中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诊断标准[3];西医参考《皮肤性病学》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4]。

1.3 纳入和排除

1.3.1纳入条件

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病程≤7d;在入组治疗前未进行止痛及抗病毒治疗患者;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排除条件

带状疱疹特殊类型患者,如耳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及泛发性带状疱疹;哺乳及妊娠期女性;对本研究药物严重过敏者;在入组治疗前1个月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患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免疫系统障碍、恶性肿瘤、糖尿病及有出血倾向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盐酸伐昔洛韦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60079)口服,300mg/次,2次/日;甲钴胺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25)口服,0.5mg/次,3次/d;加巴喷丁胶囊(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27)口服,0.1g/次,3次/日。注意疱疹处皮肤护理,保持清洁,注意保护皮损,治疗10d。

1.4.2观察组

采用岭南火针治疗,取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至阴穴、窍阴穴。阿是穴操作方法:取卧位,用活力碘对阿是穴消毒,右手持中粗火针在酒精灯加热针体,到针尖变红白后迅速刺入疱疹中央0.3cm,早发疱疹先刺,每次选择3~5个疱疹,每个疱疹刺2次,将疱液挤出按压30s,涂万花油;其余穴位操作方法:取侧卧位,穴位上涂万花油,酒精灯加热火针,对准穴位刺入0.2cm,点刺3~5下,每个穴位刺2次,每天1次,治疗10d。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CD4+T、CD8+T、CD4+T/CD8+T、IL-10)、皮疹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水疱干涸,结痂皮脱落30%以上的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程度缓解30%以上的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免疫指标

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T 、CD4+T/CD8+T、IL-10高于对照组,CD8+T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免疫指标比较

组别(n)CD4+T (个/ml)CD8+T(个/ml)CD4+T/CD8+tIL-10(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33.14±9.0034.12±2.1535.34±4.2134.33±3.120.93±0.110.98±0.1019.25±4.6518.98±3.21观察组(30)33.12±9.0239.75±8.5335.32±4.2230.42±7.410.93±0.131.23±0.0419.26±4.7416.28±2.54t0.0093.5050.0122.660.00012.7140.0083.612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症状缓解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组别(n)皮疹消退时间(d)疼痛缓解时间(d)对照组(30)5.56±1.565.89±2.22观察组(30)4.03±1.224.12±1.44t4.2323.664P<0.05<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春秋为多发季节。由带状疱疹病毒侵入呼吸道黏膜而发病,可损害神经,且不易被体内免疫细胞清除[5]。其临床传统治疗多以西药治疗为主,包括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和疼痛,但也存在诸多副作用。

中医理论中,带状疱疹属于“蛇串疮”范畴,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入侵,治疗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止血为主,其中岭南火针以辨病辨经辨证为取穴原则,以“火郁发之”之法,灵活使用火针治疗,具有针刺激发经气、疤痕灸温阳散寒、三棱针去菀陈莝等多种作用,针法灵活,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疼痛[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CD4+T 、CD4+T/CD8+T、IL-10高于对照组,CD8+T低于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因此,应用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能有效干预炎症因子或免疫因子的释放,改善免疫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水平,缩短缓解症状时间,同时岭南火针通过传热效应和机械刺激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疼痛耐受阈值,起到减轻患者疼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岭南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火针岭南带状疱疹
忆岭南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雨岭南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不辞长作岭南人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