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5-13 01:13龚印华潘连印龚汉普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肱骨分型高龄

龚印华 潘连印 龚汉普

(河南省正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驻马店 463600)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5.7%左右的成人骨折为肱骨近端骨折[1],发病率位居第3位,仅次于股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肱骨头置换术或内固定手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2]。本研究对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肱骨近端骨折,均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将患肢多发骨折、病理性、开放性骨折等患者排除在外。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18~88岁,平均年龄(55.8±9.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5d,平均(4.3±0.6)d。在Neer分型方面,二部分15例,三部分18例,四部分7例;在骨折部位方面,左侧21例,右侧19例;在致伤原因方面,跌倒伤26例,交通伤9例,坠落伤2例,运动伤2例,其他1例。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相关检查进行完善,将手术禁忌症有效排除,然后给予其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让患者取沙滩椅体位,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尽可能少地剥离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对大小结节进行间接复位,途径为用缝线对肩袖肌止点进行牵拉;复位骨折后将其临时固定起来,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克氏针,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具有令人满意的复位后将其固定,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锁定钢板,保持螺钉深度和肱骨头软骨的距离为5mm,如果患者合并肩袖损伤,则用不可吸收线对其进行缝补,而如果患者有骨缺损及骨质疏松,则用同种异体条填充。将内侧柱建立起来,途径为将内侧柱螺钉置入或支撑内侧柱皮质,对患者骨密度进行判定,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患者术前患肩X线片、CT影像及术中透视片,同时对骨折时内侧柱粉碎情况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将自变量设定为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程度、内侧柱粉碎、内侧柱支撑等,将因变量设定为术后肱骨头坏死,首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将主要的预后因素筛选出来,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包括Neer分型、植骨、复位程度、肱骨头螺钉数目、内侧柱重建、内侧柱粉碎、内侧柱粉碎×内侧柱支撑(P<0.05),不包括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密度(P>0.05),见表1。

表1 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BS.E.WalddfPOR(95%CI)年龄0.0250.0142.87210.0901.025(0.995~1.057)性别0.0460.4220.01110.9111.047(0.456~2.401)受伤至手术时间0.0230.0820.08310.7701.023(0.870~1.204)Neer分型1.1570.31713.25710.0003.181(1.706~5.933)植骨-1.4950.6824.79510.0280.223(0.058~0.854)骨密度0.1110.1300.72010.3951.117(0.863~1.446)肱骨头螺钉数目0.3540.1307.39010.0061.425(1.103~1.840)复位程度-1.0640.4465.67710.0160.344(0.142~0.827)内侧柱重建-0.3630.1704.58210.0310.694(0.497~0.970)内侧柱粉碎-1.4400.43111.14010.0010.236(0.101~0.551)内侧柱粉碎×内侧柱支撑-0.2420.0828.48210.0030.783(0.665~0.923)

2.2 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包括Neer分型、内侧柱粉碎(P<0.05),见表2。

表2 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BS.E.WalddfPOR(95%CI)Neer分型--8.30020.015-四部分/二部分2.0530.7138.27010.0037.798(1.923~31.620)三部分/二部分1.4820.6734.84010.0274.405(1.175~16.514)内侧柱粉碎-1.2480.4687.10810.0070.286(0.113~0.717)

3 讨论

很多相关医学研究表明[3~5],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但是也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如螺钉穿出肱骨头、肱骨头坏死等。其中肱骨头坏死发生率达到了11%~30%,对患者的功能康复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促使了二次手术率的提升,但是,目前较少有相关医学研究报道其发生的影响因素[6]。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包括Neer分型、内侧柱粉碎,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猜你喜欢
肱骨分型高龄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