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滑石汤治疗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60例临床观察

2019-05-24 08:01晏和国1尹朝兰1赵一佳1静1博1王金秋1吴民松1军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滑石黄芩空腹

晏和国1 尹朝兰1 赵一佳1 韩 静1 杨 博1 王金秋1 吴民松1 李 军2

1.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云南 昭通 657000;2.昆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云南 昆明 650011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胰岛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导致多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达3.82亿人,到2035年预计可能达到5.92亿人[2-3]。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糖尿病已成为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6]。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之首[7]。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糖尿病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点。笔者及导师近年来临床应用黄芩滑石汤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昆明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60例,将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例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5.2±8.42)岁;空腹血糖6.8~14.2 mmol/L,平均血糖(8.78±2.17)mmol/L;餐后2 h血糖10.2~16.1 mmol/L,平均(13.69±2.41)mmol/L;病程3~21年,平均(8.81±7.04)年;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3.3±8.63)岁;空腹血糖7.1~15.2 mmol/L,平均血糖(8.97±2.32)mmol/L;餐后2 h血糖11.1~16.1 mmol/L,平均(13.58±2.32)mmol/L;病程2~23年,平均(8.72±6.99)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8]及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9]制定。

1.2.2 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10]糖尿病诊断标准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者;②符合中医消渴病的有关标准者;③年龄在18~80岁之间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糖尿病患者;②无法判定疗效或者服用其他药物而影响疗效判定者;③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④肝、肾功能异常者;⑤有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或造血系统疾病等其他严重疾病者;⑥精神病患者;⑦对黄芩滑石汤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江苏德源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国药准字 H20080252)0.5 g,口服,日3次,餐后服用,服用8周。治疗组给予黄芩滑石汤加减:黄芩30 g,滑石15 g,猪苓10 g,茯苓40 g,白蔻仁10 g,通草10 g,白术10 g,薏苡仁30 g,甘草10 g。上药水煎服,日1剂,早8时、晚20时2次服用,每次200 mL,服用8周。

1.6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肝功、肾功)。

1.7 疗效判定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中尼莫地平发制定中医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FPG、PBG2h、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5。

组 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8.78±2.177.10±1.48#治疗组308.97±2.326.40±1.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13.69±2.4112.67±1.68#治疗组3013.58±2.3210.10±2.3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8.36±2.537.10±0.51#治疗组308.21±2.026.18±0.2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主诉不适情况,对照组2例出现服药1周出现轻微腹胀,能耐受,未予特殊处理,2周后症状消失。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黄芩滑石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主之。”多用于湿温邪在中焦,湿热并重之证。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近年来医学界有学者[12]提出了“湿热致消”理论,认为醇酒厚味、营养过剩、滋生湿热所致消渴;亦有“脾湿失健乃糖尿病发病之本”理论[13]。冯玉萍[14-16]指出糖尿病发病乃“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由于人们平素喜食肥甘厚味,酿成湿热之体,复感湿热之邪,湿热之邪易致气机不畅,气机逆乱,经络阻遏不通,气血不通,继而出现脘腹痞闷、口渴饮少、舌体胖嫩、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症状。笔者及导师经临床观察指出糖尿病发病乃“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本虚标实”之证,脾虚则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蕴久而化生郁热,湿热困脾,津液运行不畅,湿热耗伤阴津则口渴,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无源,则乏力;舌体胖、苔厚而黄腻、脉滑均为脾虚湿困表现。水谷之气不运,湿阻复来,郁而成病,热从湿中来。唯有苦寒清热,淡渗利湿,治疗当以运脾、补脾、醒脾治疗[17]。方中黄芩寒能泻热;滑石、黄芩苦能燥湿,猪苓,茯苓,豆蔻仁、薏苡仁淡渗利湿,健脾,不至于助热;白术加强燥湿健脾之功,通草通行上中下三焦;全方共达清热,利湿,健脾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控制血糖是治疗2型糖尿病关键,盐酸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降糖药物,其能有效抑制机体对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利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摄取,且能有效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临床长期服用时,多数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维生素B12缺乏、皮肤过敏及体重减轻等副作用[18]。黄芩滑石汤临床运用方便灵活,毒副作用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控制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及明显改善中医证候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中黄芩滑石汤的降糖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此外,本研究仅为昆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患者,病源单一,随机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未采用盲法,样本量偏少,可能造成研究结果有所误差,以后将进行更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以确保科研结论的精确性。上述两组治疗疗效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黄芩滑石汤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控制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及明显改善中医证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中药也具有很好的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滑石黄芩空腹
不同生长期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变化#*
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活性成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水滑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滑石寨
全球滑石资源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谈改造钢筋砼防撞墙结构的必要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