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强农民合作社提升市场话语权
——肥城市农民合作社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2019-05-30 08:58肥城市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田吉路
农业知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肥城市龙头企业农户

文/ 肥城市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 田吉路

肥城市作为农业大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发展数量、运行质量和规范化程度一直处于省市领先水平,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是,受土地资金、政策扶持、市场竞争、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发展瓶颈和难题。为准确把握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症结,进一步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就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和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整合土地、资金、市场、管理和技术等要素,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主体和主力军,显示出较强的生机和活力。

(一)发展模式多元多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多种经济主体参与合作社创办,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比较典型的发展模式有三种“村两委”兼管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大户领办型。

(二)运作管理逐步规范。积极培植创建示范合作社,先后制定下发了《示范社建设行动实施意见》、《示范社考评标准及管理办法》和《肥城市关于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督促制定完善合作社章程,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建立健全社务公开、财务公开等管理制度。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共创建示范社25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25家,泰安市级示范社96家。

(三)规模效益明显提升。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1340家,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发展社员8.5万人,带动农户9.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8%;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7.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盈余返还3亿元。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年人均增收比一般农户多出2100余元。

二、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肥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发展运行质量不高,服务能力偏低。二是制度落实流于形式,规范化程度低。

三是土地资金约束,服务保障不到位。四是监督管理不严,组织合作不紧密。五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支持帮扶力度小。

三、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阶段,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营造鼓励合作社参与农业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健全管理机制,提升发展层次。继续规范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加强对各个环节利益分配的监管,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建立龙头企业竞争淘汰机制,对主营业务脱离农业、带动能力明显不足的龙头,取消各项政策资金扶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动态监管,规范订单农业合同,严厉打击欺农害农的龙头企业。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建章立制,规范发展,健全完善内部股金管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制度,培植发展示范合作社。同时,鼓励引导合作社之间开展联合互助,壮大规模实力,提升市场话语权。

(二)整合生产要素,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行政推动,政策引导,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加大对农民合作社以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依法规范运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委托代耕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合作社或种养大户流转。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手续和程序,统一制定流转合同规范文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办理备案、登记造册和建档工作,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切实维护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在金融信贷支持方面,创新信贷模式。继续规范完善“合作社+农信社”模式,推行合作社大联保体、多户联保等贷款,扩展贷款范围,加大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鼓励引导合作社之间开展信用合作,积极探索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押贷款的方式,为合作社开辟金融服务的稳定渠道。在政策扶持方面,关注重点领域。重点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品牌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尤其在品牌建设上,简化手续,减免收费,主动开展咨询服务,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农产品商标。强化政策执行,对各项政策措施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营造良好环境,培育主体力量。把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致富能人等作为主体力量,通过分类指导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投资龙头企业、创办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完善农业创业与就业的政策体系,采取建立农村创业园、农业创业专项基金,对农业创业实行贴息贷款,使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对合作社、种养大户引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在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同时,结合“农民大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突出抓好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重点农户的培训,提高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经营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肥城市龙头企业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小鹿和泥塘
爱是什么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山东省肥城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经验与做法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