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一下《小青蛙》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9-06-22 02:57执教评析丁立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形声字张老师儿歌

执教|张 丽 评析|丁立美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关于字族文识字的儿歌。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能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语言的发展。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300个汉字,会写100个汉字,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借助学过的偏旁识记字词和了解字义,能借助图画识记象形字。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也初步养成了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字词积累少,识字、阅读、感悟等都需要具体、系统的方法指导,新旧知识的衔接也需要教师的引领。

【教学目标】

1.认识“清、晴”等 12 个生字和“疒”,拓展认识部分带有“疒”的字“症、痒、疼、痛”等。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小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指导写字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比一比谁能最先猜到谜底。

(师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生:青蛙。

师:你们太厉害了,一下子就猜对了。我们把它的名字一起写到黑板上吧!(板书课题,生书空。)

师:想和小青蛙交个朋友吗?

生:想。

师:那就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生齐读课题)

2.指导书写

师:(出示田字格中的“青”字)同学们,“青”这个字要求会写,仔细观察,想一想要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生观察)

师:谁来说一说,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要写好这个字,上面的竖要写到竖中线上,上面部分都在横中线以上,下面的月字底在横中线下面。

师:你很会观察,相信你一定能写好这个字。谁还想说一说?

生:上面的第三横要写长。

师:你的眼睛也很亮,一定也是个写字小能手。还有想说的吗?

生:上面的三横和下面月字底中的横之间的距离相等,做到多横等距。

师:你把我们原来学过的“多横等距”记住了。这个字要写好,就像刚才几个同学说的一样,要做到上宽下窄,多横等距。

师: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在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个字。(边板书边提示)写这个字时,上面的三横中间的横最短,第三横最长,要写到横中线以上,还要注意月字底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撇。

(生书空)

师:请在课本上描红一个,写两个。

(生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对于书写认真、坐姿端正的学生,在其课本上画个小星星。)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字,在课堂上什么环节写字,张老师在板书课题环节就顺势指导写字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

二、初读识字,了解形声字

1.初读识字

师:同学们都写得非常认真,一会儿就会写小青蛙的“青”字了。小青蛙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儿歌。

(师出示初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句子。生自由读儿歌。)

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能够一边读一边圈出文中的生字。相信大家已经会认生字,课文也读得很好了,下面请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

(生同桌互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一生朗读,但“害”字读得不熟练。)

师:请你再把这个字读一下。(板书:害)

(生读)

师:你能用上“害”字说个词语吗?

生:害虫、伤害。

师:你是个爱读书、爱积累的好孩子。

师:谁还愿意读一读儿歌?

(生读)

师:你读得很流利。

2.识记带有“青”的字,了解形声字

(1)识记带有“青”的字。

师:下面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儿歌,把带有“青”的字和词语圈出来。

(生自由读,并圈画字词。)

师:哪一列“小火车”能把自己圈出来的字和词语读出来?

(生开火车读)

生:河水清清。

生:天气晴。

生:大眼睛。

生:事情。

生:请你。

师:这列“火车”开得真顺畅。

(师出示生找到的词语: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事情、请你。)

师:这些带有“青”的字长得这么相近,你怎么分辨出来呢?把自己最想介绍的字讲给大家。在介绍时,要先组个词说清楚是哪个字,再介绍怎么记住的。如,我想介绍的是“河水清”的“清”,我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生:我想介绍“河水清”的“清”,因为是水清,跟水有关系,所以这个字带有三点水,我就记住了。

师:你可真会动脑筋。

生:我想介绍“大眼睛”的“睛”。眼睛就是“目”,“睛”上带有一个目字旁,我就记住了。

师:你说得太对了。(用手指着眼睛)我们的眼睛,就是“目”,所以,“眼”“睛”两个字都带有目字旁。

生:我想介绍“天气晴”的“晴”,天气晴时,天上有太阳,我记住“晴”字有个日字旁。

师:对呀,我们学过“日”就是什么呀?

生:太阳。

生:我想介绍“请你”的“请”。请你做事情要说话,所以带有言字旁。

师:你太了不起了。“事情”的“情”,有介绍的吗?

(生没有回答)

师:“事情”的“情”字,带有竖心旁,竖心旁代表的是“心”,人们喜欢把事情藏在心里。这个“情”还是心情、感情的“情”,心情当然与“心”有关系了,感情也是人心理的一种情绪。所以,这个“情”带有竖心旁。

(2)了解形声字。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介绍,你发现这些字的偏旁和意思有什么关系?

生:这些字的偏旁就是这些字的意思。

师: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字的偏旁跟这些字的意思有关。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字的读音,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些字都读“qinɡ”。

生:不对,不对!“眼睛”的“睛”不读“qinɡ”。

师:你可真细心。这些字大都读“qinɡ”,不过不是全部都读“qinɡ”,看看他们的韵母,又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nɡ”。

师:对了,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都是“inɡ”。

(师出示:清、晴、睛、情、请)

师:这样的字有个名字叫——形声字。(板书: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读音,叫声旁,一部分表示字义,叫形旁。这些字中,“青”是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那些偏旁是形旁,帮我们辨字义。

(师出示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表字音,形旁表字义。)

师:自己再读一读这首儿歌,把它记住。

(生自由读,并自由识记。)

(3)反馈识记情况。

师:请大家把桌子上放着的那张纸翻过来,然后连一连,读一读。

日出天气____, 请

河水____又____。 晴

眼____大又亮, 情

天天好心____。 睛

来客要说____, 清

从小讲文明。

(生连线并朗读)

师:(出示答案)请读一读老师连的和你自己连的,看看有没有连错的,有不一样的改过来。

【评析:张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并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做到教会一个会认一类,触类旁通,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三、了解文意,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师:下面请你再读一读儿歌,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儿歌)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小青蛙有大眼睛。

生:我知道小青蛙保护禾苗吃害虫。

生:我知道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师:你们都是爱动脑筋、会读书的好学生。(出示:“护”字)同学们请看,这个字读什么呀?

生:读“hù”。

师: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生:一个提手旁,一个“户”。

师:你知道右边这个“户”是什么户吗?

生:是“窗户”的“户”。

师:你识字可真多。这个字也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提手旁表示用手保护,右边的“户”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师:你今后怎样保护小青蛙呢?

生:不捉青蛙。

师:对啊,我们可不要捉小青蛙啊。

生:保护环境,河水清了,青蛙喝的水干净,就算保护小青蛙了。

师:对啊,小青蛙生活的环境好了,它们才能健康,这一点老师都没想到呢。

生:我们不要捉蝌蚪,小蝌蚪长大了就变成小青蛙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过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师:你看动画片能学知识,可真会学习。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小青蛙呢?

生:小青蛙保护禾苗。

生:小青蛙保护禾苗,禾苗就不生病了。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

2.拓展识字

师:(出示“病”字)这个字怎么读?

生:读“bìnɡ”。

师:(出示“疒”)这个偏旁叫作病字旁,你在哪里还见过带有病字旁的字?

生:我在药盒上见过“症”字。

师:你能说得更清楚点吗?哪个“症”?

生:“炎症”的“症”,妈妈教的我。

(师板书:炎症)

生:我见过“痒”字,那次我身上长小疙瘩,很痒,妈妈给我买了药,那上面就写着“止痒”。

师:你也是个会观察、爱学习的学生。(板书:止痒)

生:我见过“疼痛”两个字带病字旁,我用的牙膏上写着这两个字。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板书:疼痛)

生:那次我去医院,看到医院前面有个牌子写着“健康街”,那个“康”就是病字旁。

师:你也很注意观察,不过,这次你看错了,健康就是不生病了,所以,这个字就不带病字旁了,是个“广字头”。

师:同学们很厉害,在生活中能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很多字。你们读一读这些带病字旁的字,想一想,带病字旁的字大都跟什么有关系?

生:这些字大都和生病有关系。

师:你很会动脑筋,说得很对,带病字旁的字大都跟生病有关。你们看,这些带有病字旁的字也是形声字。请你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谁最先认会。

(生自由认读,师指名读。)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又认会了这么多的字。带有病字旁的字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认一认,比一比谁认得多。

【评析:随文识字将识字教学贯串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降低了集中、大量识字的难度,而且益于学生结合语境了解字词的意思。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以“病”为基础,拓展认读带病字旁的字,既增加了识字量,又加深了对形声字的了解。】

四、赏读悟情,背诵积累

师:这样可爱的小青蛙,你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也想读一读,你听听能不能从老师的读中听出老师对小青蛙的喜欢。

(师出示,范读。)

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

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

好让/禾苗/不生病。

师:老师读完了,你听出老师对小青蛙的喜欢吗?

生:听出来了。

师:老师边读边想着小青蛙可爱的样子,就能读出喜欢的感觉,你能不能也想着小青蛙的样子,读出自己对小青蛙喜欢的感觉来?

(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老师听出你们是真的喜欢这只小青蛙,你能背下来吗?

(生自由背诵,师指名背诵。)

师:你真是个记忆能手,这么快就背会了。咱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生齐背)

【评析: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原文语言,并逐渐内化来自课文本身的语言规则,背诵积累就是一条内化课文语言很重要的途径。】

五、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咱们通过一起读儿歌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认会了儿歌中的生字,还认识了病字旁和带有病字旁的字,也背诵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识字方法,还记得叫什么识字方法吗?

生:形声字。

师:课后用这种识字方法去识字,下节课比一比,谁认识的形声字最多。

【总评】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引导学生能真正认会教材上要求会认的生字,而且达到举一反三、自能识字的能力,张老师注重方法指导,融“识、读、写”于一体,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拓宽识字渠道和拓展识字量。

一、围绕“原点”拓展,拓宽识字渠道,增加识字数量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但是,如何拓宽识字教学的空间,将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张老师在教学“病”和病字旁时,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带有病字旁的字,就是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让课堂学习与生活连接,使学习更有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张老师让学生认读带有病字旁的字,实际上就是潜移默化地以“病”字为原点,拓展认识其他带有病字旁的字,并且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类字的字理,为他们今后自能识字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对本课学习的形声字的一个拓展。这样,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识字方法,生活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既拓宽了识字渠道,又增加了识字量。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可以以此为基础,教给学生更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如,在学习本节课中带有“青”字的几个字时,张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怎么区分这些“长”得很像的字(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说出了这个字的意思),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些字的读音。这样,就把形声字的特点总结出来,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种识字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意识字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识字方法,又提高了其主动、自能识字的能力。

三、及时反馈情况,引导识字和运用结合

在识记完带有“青”的几个字后,张老师用连一连的方式及时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这些字,对于这些字的检查反馈,不是以单独的字、词形式出现,而是放到了句子中。这些句子形成的具体语境,句意就表达了这个字的意思,这样做不仅起到巩固所学生字的作用,而且做到识字和运用相结合。

张老师的课堂做到了学生快乐识字、轻松阅读、积累语言、形成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师轻轻松松教语文,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

猜你喜欢
形声字张老师儿歌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张老师喝茶
睡觉儿歌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