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的管理研究

2019-07-27 02:36徐金陆刘昌黎崔健
西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组团式学校管理

徐金陆 刘昌黎 崔健

(1.天津体育学院科研处,天津 300381;西藏昌都市教育局,西藏 昌都 854000;2.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300381;3.天津体育学院乒乓球教研室,天津 300381)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是对过去的分散式教育援藏模式的推陈出新,是新时期教育援藏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这种创新它属于一种新事物,新事物产生之初,总是不完善的、弱小的,正因如此,有必要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其优势,避免其不利的因素,形成“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合力,利用其内地优质教育资源,根据西藏的民族特色、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西藏学生的现实情况等,使优质教育资源为藏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所共享,只有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西藏地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800名教师和部分市区20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网站,查阅有关文献共计7篇。

2.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与回收:学生问卷主要发放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每所学校发放问卷40份,共计发放200份,收回学生有效问卷186份。教师问卷发放在16所“组团式”教育人才受援学校,每所学校发放教师问卷50份,收回教师有效问卷707份,其中有47名老师回家(高三毕业班,提前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有4名教师参加调研,没有参加问卷调查;无效问卷42份。问卷涉及学科主要包括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化学、物理、体育、地理、生物、通用技术、美术,共计12门学科,鉴于体育学科和美术学科参加问卷调查的人数不足5人,数据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予统计,其他无效问卷,主要原因是问卷的上下内容填写不一致。

3.实地考察法

笔者具有多年在教育系统工作的经历,并经常与受援学校和“组团式”教育人才接触,了解“组团式”教育人才的工作、生活和教学情况,同时对受援学校的教学等方面的情况也非常了解。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的管理

1.“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其定义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从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1]。目标的管理具体做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是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是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国家制定“组团式”援教的目的是改善西藏地区教育水平相较于内地水平低的局面,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奔小康。援藏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这一根本目标,图1是对援藏教师是否了解“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初衷情况的调查。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目标非常了解的人数为372人,占调查人数的52%;了解一些的为282人,占比为40%;不太了解的有53人,占比为8%。从数据可以看出部分援藏教师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目标了解情况不甚理想,说明对于国家援藏的整体目标把握不明确,在没有明确的目标支持下,很难制定出明确的个人目标(包括个人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目标)。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的好坏取决于部分的发展,两者相互统一、互为因果。在调查中发现,有11人次,在援藏中没有制定明确的个人、教学方面的规划,占比1.6%;有696人次,制定了明确的个人目标,占比98.4%。从上面的数据来看,部分教师确实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于这项关系西藏甚至是国家发展大计的援助模式,我们的宣传部门或者当地的管理者们是否将工作落到实处,或者做得更仔细、更细致?援藏教师在援藏教学过程中,所在的主管单位和学校是否曾通过一些方式激励援藏教师个人目标的实现?通过深入的调查发现,有154人选择“有”,占比21.8%,主要通过谈话、职称评定、各种慰问等方式;553人选择“没有”,占比78.2%;对选择“没有”的教师设置了另外一个选项,即如果没有采取措施对你援藏的积极性是否会有影响:有 419人选择“没有影响”,占比75.8%;有134人选择“有影响”,占比24.2%。这组数据揭示出,部分相关主管单位做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决定后,没有对援藏教师援藏前、后或者援藏过程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或者享受哪些权益给予明确的指导,例如没有对援藏教师制定鼓励措施,职称评审、激励援藏教师个人目标等方面缺乏细致的管理规定,因此对“组团式”教育人才目标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上文提到,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部分,因此希望援藏团队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重视对援藏教师个人目标鼓励工作的推进,共同推动国家援藏计划整体目标的实现。

2.“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的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又被称为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alue- Based Management,VBM),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2]。汤谷良认为新型管理框架是根源于企业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来梳理管理和业务过程[3]。价值管理(VBM)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即VBM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4]。

“组团式”教育援藏的价值管理,可以将国家视为企业,援藏教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直接方式就是提升援教学校的学科成绩,提高入学率和升学率,以点带面,带动整个西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高丽等[5]认为,地区教育与地区经济呈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经济带动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以新的教育援藏模式支援西藏,目的是加快西藏地区的教育发展,从而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工作原则。援藏教师参与援藏的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援藏教师参与援藏的原因调查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所调查的援藏教师选择参加援藏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响应组织号召”,人数最多,有409人,占比57.9%;选择“支教情结”的人数排在第二,有124人,占比17.5%;排在第三位的是“个人情结,向往西藏”,有67人,占比9.5%。这组数据表明,超过50%的援藏教师在价值理念上与国家一致,能够响应国家和组织的号召积极地投入到援藏教育中,从教师的角度保证了援藏教学的高质量。使用量化的指标从援藏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这批援藏教师的援藏工作进行评定,可以明显看出国家实行“组团式”教育援藏的目标是否实现,表2是对援藏教师在援藏期间所教授学科成绩变化情况的调查:

表2: 援藏教师所授学科成绩变化情况

表2是接受问卷调查的援藏教师所授课程,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616人次的教师所教授课程成绩有所提升,提升的幅度众数在3—5分之间,这里统计众数的目的是反映整体的趋势,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各科成绩也有提升幅度达到9分以上的,说明援藏教师对当地的教学效果提升作出了贡献,创造了价值。但是也有91人次所教的学科成绩没有提升,没有提升的学科以理科所占人数最多,有61人,这其中又以数学人数最多,有43人,数学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因此,希望这些成绩没有提升的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和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学科成绩。采取问卷形式对186名学生的学科成绩进行调查,调查侧重点在于学生的学科成绩在援藏教师的带领下是否有所提升。由于本道问卷调查题目是填写的格式,因此出现一位学生多学科成绩出现提升的情况。调查发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都有提升,提升幅度不等,其中尤以英语、数学、政治、物理、化学这5门学科提升人数最多,其中英语达到8分以上、数学达到6分以上、政治达到5分以上、物理达到10分以上、化学达到5分以上。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受援学校的学生在援藏教师的带领下,学业成绩有所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国家实行“组团式”教育援藏的目的。

3.“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基本环节。主要任务包括:A.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明确教学工作目标,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B.建立和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明确职责范围,发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C.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D.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工作改革。E.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F.加强教务行政管理工作[6]。本文主要从学生的角度调查其所在学校的管理情况,从教师的角度调查其所在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

(1)从本地学生角度分析受援学校教学管理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感受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表3: 学生对其所在学校管理态度情况调查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管理状况,认为“非常好,管理有效”的有107人,占比57.44%;认为“比较好,管理比较到位”有67人,占比36.1%;认为“不太好,管理不太适合学生实际”的有10人,占比5.4%,其他选项2人。从数据的整体分布来看,接受调查的学生对于本校的管理工作持积极态度,认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得较好,说明学校的管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认清自己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服务于学生的定位。江静[7]认为,好的教学管理对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抓教学管理对学校来说非常重要,管理出成绩,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对于西藏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2)从援藏教师角度分析受援学校教学管理情况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力的充分调动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表4: 学校管理对援藏教师能力发挥的调查

蔡文伯[8]等认为,教师是影响地方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还提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对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关于学校管理对援藏教师能力的发挥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4,有299名教师选择“还行,有一定的发挥”,占比42.3%;有258名援藏教师选择学校管理对于自己的能力“发挥不充分,平台不够”,占比36.5%;有101名教师选择“没想过,正常工作”,占比14.3%;同时两个极端也就是能够“充分发挥各项能力”的有37人,占比5.2%,“完全没有发挥”的有12人,占比1.7%。结合这组数据来看,援藏教师整体工作情况良好,但部分或者少数教师教学能力没有得到激发,有待我们下一步对受援地教育管理部门、受援学校、“组团式”教育人才团队进行进一步研究。援藏教师多数是各省市优秀学校、优秀学科的优秀老师,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这些教师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对于国家整体的援藏计划将会大打折扣,虽然部分学科成绩有所提升,但是对于西藏地区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就以2018年刚刚结束的高考分数线来说,专科线分数线仅为140分,且满分为750分,语、数、外三科各150分,综合300分。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教是指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是指学生的学占主体地位,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9],当教师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或者仅发挥一部分,那么对于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受援学校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也要重视对教师的管理,两厢齐头并进,充分发挥各个角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推动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表5: 援藏教师能否胜任主导每周教研活动的情况调查

表5是援藏教师能否胜任每周教研活动的调查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有329人选择“可以胜任,但需要一定时间摸索”,占比46.5%;有220人选择“完全没问题,效果不错,”占比31.1%;认为不能够胜任的共计91人,占比12.9%。这组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援藏教师具有较强的学科教研能力,较强的学科教研能力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0]。结合表4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这批援藏教师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但是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发挥。这也是国家实行教育援藏以来制约西藏地区教育水平发展的因素之一。

4.“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的生活管理

“人必须是日常的,否则根本就不存在。”[11]援藏教师作为正常的自然人,当然拥有自己的日常。国内外关于日常生活管理的研究,几乎占据了20世纪哲学话题的全部,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在其晚年最早提出了“生活世界”的理论[12];“伽利略用一种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的世界暗中替代那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世界。”[13]本文研究援藏教师的生活管理,主要采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以“工作”作为区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碑:“我们在双重意义上使用‘工作’这一词语,一方面它指谓特定类型的活动,另一方面它指谓直接的类活动……工作的履行是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过程、工作活动则是类本质的对象化。”[14]援藏教师的日常生活包括“日常的工作”,即在受援学校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在这期间需要与学校的领导、本地的教师、自己的同事、学生等发生接触;同时还包括“非日常的工作”,也就是自己下班时间,涉及吃饭、住宿、运动、消费等方面以及对于高原环境生理和心理适应的能力和与内地家人联系与交流等方面。本文对“组团式”援藏教师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目的就是实现国家这一新政策的基本目标。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的构成进行综合管理,目的是减少外界因素对援藏教师的干扰,让这些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援藏的工作中。

(1)对“组团式”援藏教师生活管理“日常的工作”调查

结合以上关于生活管理的定义,从“日常的工作”与“非日常的工作”对援藏教师进行调查。表6、表7是对援藏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与本地教师沟通和融合情况进行的调查。

表6: 援藏教师“日常的工作”与本地教师语言沟通障碍调查

表6是援藏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与本地教师语言沟通方面的调查情况。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援藏教师有451人选择“没有”选项,占比63.8%;选择“有”选项的教师有256人,占比36.2%。可以看出,虽然绝大部分援藏教师在语言沟通方面与本地教师没有问题,但是仍然有超过三成的教师存在语言的障碍,主要原因是本地教师表达、理解问题,有126人,占比49.2%;沟通双方都存在问题,有127人,占比49.6%。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有各自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对同一事物进行表述时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交流不畅,形成一种非排他性的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双方教师进行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学习。同时,本地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情况相较于援藏教师要熟悉,当援藏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获得较少的教学反馈时,那么与本地教师及时的沟通就显得很有必要,缺少这一环节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表7: 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之间的融合情况调查

表7是关于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之间融合情况的调查。同为教师,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国家实施“组团式”教育援藏的目的。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375人选择“还可以,交流较多”选项,占比53.1%;排在第二的是选择“一般”选项,有127人,占比17.9%;排在第三的是选择“融合不足,交流较少”选项,有102人,占比14.4%;两个极端情况,“融合得非常好”的有85人,占比12.1%,“完全没有融合”的有18人,占比2.5%。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融合的情况并不理想,只有12.1%的人与本地教师融合得像一家人,对这些教师来说,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够做到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尤其是对援藏教师来说意义重大。如果不能了解藏族同胞的文化习俗,援藏老师就无法在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当地的教情、学情,从而最终影响援藏教师教学能力的激发和发挥。因此希望援藏教师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地融入本地教师行列,与本地教师多沟通、交流。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有125名学生喜欢援藏教师,占比67.2%,喜欢的原因最主要是“懂得多,教学方法先进”;不喜欢的学生有61人,占比32.8%,最主要的原因是援藏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情。通过表6数据得出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在沟通方面没有问题时,积极与本地教师进行融合,既利于自己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提高教学质量,又利于自己将先进的教育方式传授给本地教师,做到“授人以渔”[15]。

(2)对“组团式”援藏教师生活管理“非日常的工作”的调查

表8、表9是对援藏教师关于“非日常的工作”的情况调查,主要从援藏过程中心理适应情况和生活待遇两个方面展开调查:

表8: 援藏教师在援藏过程中心理适应情况调查

表8是对援藏教师来到西藏以后进行高原教学和生活时的心理适应情况的调查,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接受问卷调查的援藏教师选择“心理调适情况还可以”选项的人最多,有285人,占比40.3%;排在第二位的是选择“心理调适顺畅,适应非常好”选项,有187人,占比26.4%;感觉心理调整不适的共计有235人,总占比为33.3%。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六成以上的援藏教师来到高原以后心理适应情况良好,这就为健康、顺利地进行援藏工作打好了基础,但是还有超过三成的人来到高原之后心理适应情况较差。这批800人的援藏教育团队来自全国各地,有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重庆、天津等,个体之间存在高原适应的差异实属正常。吴玉[16]等认为:“不同地区人群AMS(高原反应)的发生存在明显医学地理差异,不同地区人群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来自低海拔地区人群的AMS症状较高海拔地区人群重。”周红在其文中将高原反应定义为:“平原人进入海拔3000米的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急性缺氧表现,即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候群。”[17]由此可以得出心理不适属于高原反应症状之一。鉴于此,各援藏教师所归属的地方领导者和当地的教育局、学校一定要做好各种预防措施,确保援藏教师在援藏期间身体健康与安全,同时援助单位要做好援藏教师各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表9: 援藏教师生活待遇方面满意度的情况调查

表9、图2是对援藏教师生活待遇方面满意度的调查,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援藏生活待遇方面“较为满意”的人数最多,有285人,占比达到40.3%;其次是选择“不太满意,有待改进”的有268人,占比为37.9%,图2是对这些援藏教师不满意的具体方面的调查,共计有331人次进行了选择,选择“较为满意”和“无所谓”的教师中也进行了二次选择,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不满意的点主要集中在“个人健康方面”,有145人;其次是“饮食方面”有88人,由于是高原工作,医疗设施比不上内地,因此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援藏教师、干部个人健康的关注,解决老师们的忧虑。选拔进入西藏地区进行援教的老师都是优秀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教学方法与技能先进,进入西藏地区能够给当地的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因为个人健康问题防碍这些老师进行援教工作,就会影响援教的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目标管理方面:这批援藏教师对国家实行“组团式”教育援藏政策的目的了解情况整体较好,五成以上的教师非常了解,三成以上的了解一些,只有少部分人不太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过九成的援藏教师制定了个人教学计划,在个人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主管部门激励机制不到位的问题。

2.价值管理方面:超过五成的援藏教师能够在价值方面与国家保持一致,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投入到援藏大业之中。在他们带领下,他们所在学校所教授学科的班级成绩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提升幅度众数为3—5分。

3.教学管理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有超过九成的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比较认可,认为学校对他们的管理工作到位;从援藏教师角度来看,学校对援藏教师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未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能力。

4.生活管理方面:“日常的工作”中有三成的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在沟通上存在问题,部分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存在融合不理想的情况;“非日常的工作”中援藏教师最不满意是他们的个人健康保障方面。

(二)建议

1.目标管理方面

要想落实好该项政策,执行单位或者领导应该深刻地了解和熟知该项政策实行后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行中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我的调整,确保高效地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国家制定制度以后,当地的主管部门应该将参加援藏的教师集中起来学习国家制定的该项制度,明确目的,同时提出援藏工作中的具体要求,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强化援藏教师对该政策熟悉程度,保证政策平稳、扎实的落地。

2.价值管理方面

援藏人才选拔时,必须了解对口支援学校各学科学生的成绩,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拔。各地区选拔教师时要明确需要选拔的重点学科,其它学科也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派,在开始阶段做足准备才能提高今后开展工作的效率。同时根据受援学校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提高学生成绩的月计划、季度计划和年计划,保证学生从进入高一直到高三高考之前的各科成绩都有所提升,重点是保证该校学生的薄弱学科提升。

各援藏教师所在的学校和主管部门,既要重视学生的发展,也要重视对教师工作的鼓励。主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紧抓落实;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对积极工作的援藏教师要给予相应的评价,职称评定时也要优先考虑这部分教师;另外在绩效工资方面,所在主管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优秀的援藏教师适当地进行物质奖励,同时在精神上给予适当的精神激励。结合物资和精神两个方面对这些援藏教师进行激励,才能更好地促成国家实行该项政策。

3.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管理方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解决方案。第一,敢于让援藏教师在受援学校做教学教研的领军者,以有利于整个学校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形式和教学意识层面进行更新。第二,各学科援藏教师要积极与本地教师相结合,组成学科组,推选有能力的教师作为学科的组长,定期组织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学习;还可采取课题申请的模式,从学校或者当地的教育部门申请资金,用于提高该学科的成绩,或者用于将各自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汇编成册,将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以理论的形式保留在当地的学校,以供下一批援藏教师学习与借鉴。要及时对优秀的经验进行总结,当地的教育部门可以适当地在物质或者其它方面进行奖励,目的是刺激这些援藏教师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带动本地区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援藏教师应该多了解当地教师多年教学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然后结合本人和内地的优秀教育资源,使自己的教学更接地气,使优质的教育资源“本地化”,迅速提高当地的教学质量。第四,针对当地的学生和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接受情况不理想的情况,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的形式多接触外部的世界,鼓励他们阅读,丰富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援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通过口述或者使用PPT课件的形式传播与教学有直接关系或者间接关系的事物,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于本地教师,在校内要鼓励他们多听援藏教师的公开课,或者在没课的情况下,主动进入援藏教师的课堂自主学习,多听、多记、多总结,同时定期选派优秀的本地教师进入对口城市优秀的初、高中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教学方面的学习,多层次、多角度地改变本地教师已有的教学知识框架,达到或者接近先进的教学理念水平。对于援藏教师要加强同当地教师的交流交融,听取他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事物及相关知识点等方面的理解,利于教学中有的放矢、知己知彼,尽快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优质教育资源“本地化”;此外还要深入学生进行敞开心扉的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基础以及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教学,因材施教。相信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教学管理方面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生活管理方面

生活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建议如下:一是语言交流方面,进行教育援藏的内地各地区的援藏教师管理部门,可以在这些教师未入藏之前进行基础的藏语培训,了解藏族地区人民基本的思维逻辑和通用的表达方式,促使这批援藏教师能够大致地了解藏族地区的语言特色,一定程度上降低与本地教师或者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受援学校的当地教育局也要组织本地教师学习普通话,了解内地教师基本的表达方式。通过培训的方式,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一旦语言关解决,那么两地教师的融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得到缓解。二是援藏教师健康安全方面:(1)援助前要对援藏教师进行培训,掌握一些高原突发情况的简单急救措施,加强援藏教师的自救能力,同时告知各援藏教师距离自己受援单位最近的医院位置,一旦出现状况,能够第一时间赶到就近的医院治疗;(2)援藏教师所在城市的主管部门,应该定时地发放一些高原的急救药品,定期地为这些老师进行身体检查,形成报告,对于出现问题的教师及时地进行药疗处理,直到身体情况满足援教工作的要求;(3)援藏教师外出时需要一名及以上的教师陪同,无论援藏教师还是本地教师,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相互之间能够照应;(4)加强对援藏教师的心理疏导,缓解高原工作、生活的心理压力,提高援藏教师的心情愉悦指数。

猜你喜欢
组团式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海:“组团式”医疗破解因病致贫
“组团式”教育援藏
“组团式”援藏背景下的中学汉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学校推介
基于“组团式”的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