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2019-08-02 15:49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才教育学生

1新高考的困境,核心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记者:肖校长好,最近您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2018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会议核心议题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教育和中学教育如何有机衔接,为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新高考是目前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是沪浙地区的新高考改革试点遭质疑,二是包括四川在内很多省份的改革都暂缓了。可否结合会议情况,谈谈您对目前改革受挫和放缓的思考?

肖明华:高考改革大方向是没有疑问的,人们质疑的是其中不完善的地方。正如习总书记今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考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应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民族复兴的发展,这将是很长的过程,因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这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目前教育体系对基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是有问题的。这正是改革的重点,也就是解决“钱学森之问”和“钱理群之忧”。

记者:对新高考的质疑主要集中于科目考试,如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一位老师指出,科目选考制度实际在纵容更加功利化、策略化的偏科学习。学生“田忌赛马”,避开强者去和弱者比。如去年“弃考物理”的现象就特别突出。2017级本科生“大学物理”第一次统考,沪浙生源学生不及格率大幅提升(有的班高达30%)。大家都承认,2017级没有选考物理的学生入学时基本只有初中物理水平。

肖明华: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科目考试设置不合理,技术上的漏洞。如果大学所有理科专业都要求考物理,那肯定必须选物理。但如果只有几个专业要求,那当然可以不学。科目选择上,是不是一定搞3+3,是不是3+1、4+1也可以,总之方向是对的。国外已有成功经验,要选拔有兴趣的、擅长的、愿意为这个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来培养,才能培养出大家。

记者:我们知道,您之前在石室中学做奥数竞赛的很多学生,都成了国际上比较有名的青年数学家。参考这个经验,您有什么思考?

肖明华:他们基本都是数学天才,如果按目前的总分录取方式,他们就上不了清华北大,很可能成不了数学家。那我们或许可以改一下科目考试和录取的方式。比如3+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然后再选考我擅长的、想要发展的两门科目。那么,录取就不是按总分录取。我们将语数外三科总分设定一个基本标准,只要达到合格线即可。然后各专业按照选考的单科或双科成绩录取。只要总分合格、单科优秀,就能突出创新拔尖人才。这才符合改革的本质目标。

记者:科目选考核心涉及生涯规划,您在会议上也做了发言《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探索和实践》。

肖明华:新高考改革,核心内容总体包含两大方面,一是科目改革,二是录取改革。中学最重要的工作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生涯规划,以生涯规划为工作重点;大学最重要的是录取方式变革和持续拔尖培养,以录取方式变革为首要任务。

大学原来有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但对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要求,太滞后了。杰出人才需要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成型了。因此,将这种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提前到基础教育阶段,就成了人生指导和生涯规划。

关于生涯规划,就要分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理解。首先,应厘清新高考、生涯规划与选课走班的关系,从战略高度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和考试招生的作用是为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公平和国家选拔人才作重要贡献。尤其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要明确其所具备的核心要素,如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创造品格等。在此基础上,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性、天性和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进行生涯规划。

因此,要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培养和选拔体系,实行多元多向评价,分类分层教育,逐渐形成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高、创新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至于选课走班这样的战术问题,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涯规划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信息智能的手段,有针对性地个性设计。

这样,高考改革的路径就非常清晰了:一、国家需要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二、鼓励学生确立生涯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三、为了学生成人成才,将现有的课程重新设置,分层分类选课走班,适应不同发展的需要;四、高考科目改革,增强选择性,突出特长,多元评价;五、高校录取到适合学和很想学本专业的学生,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在2018年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肖明华指出,新高考之“新”核心还不在科目考试,而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生涯规划”

2真正的素质教育,让教育更成功

记者:回应对新高考的质疑,回归最基本的原点,即什么是素质教育?很多人容易把素质教育和考试简单对立起来。

肖明华:我在不同场合都谈到我的理解,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做人教育,人的基本素质的养成教育。一个人终生受用的、必备的,在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最重要的素质,无论它和升学考试内容有无关系,都应在学校层面加大力度、系统培养。

高考是为了保障筛选人才的公平,新高考是为了更细化地保障这种公平。如果一种教育仅仅是为了考试,只培养了考试能力,那才是应试教育。比如数理化要考试,所以数理化重要。音乐美术体育不考试,所以不重要。考试的重要,不考试的不重要,学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好的习惯影响良好的习惯,不好的把好的拖垮,学生就达不到知行统一,就不可能培养高素质的人。

现在我们将核心素养表述为: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外西区从2008年开始素质教育改革时,提出的内核也是类似的:习惯养成、品格修炼、能力培养、志向确立。习惯养成、品格修炼不是现在的必备品格吗?能力培养不是现在的关键能力吗?志向确立也类似现在提出的生涯规划。

记者:你们的改革很系统,“一个理念,两大目标,三根支柱,三种发展”。特别是核心理念“让成功人士的子女更成功”,饱受争议。您在很多场合做过解释,成功是人人都有所成就。

肖明华:是的。成功其实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个人的价值,并赋予其相应的酬谢,如金钱、地位、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和幸福。但由于很多人受“金钱至上”影响,往往忽略了后一种含义。事实上,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所成就,对社会和他人作了贡献,充满自信和幸福,那就是一种成功。

同时,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别人的劳动紧密相关的。国家刚评选了改革开放百杰,改革开放四十年,离不开这些人才,但他们也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通过教育,通过国家提供的各种平台,时势造英雄。而国家的发展,当然也不是单靠这些人,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合力达成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教育才敢说“让成功人士的子女更成功”。

朴素地说,我们希望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我校的教育,个人的价值会被社会更加承认,更希望孩子们比他们的父辈更加充满自信,有充实感和幸福感。

记者:您的想法让我们回想起在学校资料中看到的一段,毕业生王骏纬回校演讲,他说:“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怀揣30美元最多100美元闯美利坚。若干年后功成名就,放弃高薪诱惑,荣归故里。”而他去美国念大学时,已经可以怀揣6000美元,后来毕业也不错,成为金融分析师。学校的理念的确在印证这个时代。

肖明华:核心就是“立志”。民办学校很多孩子的家庭有资源和财富的优势,但正因如此——你占有了很多别人没有的优势,尤其相比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教育就尤其重要。品格和志向尤其重要。即,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常跟家长说,学校的目标是尽可能培养“三界”人才:政界、商界、学界。无论哪个领域,我们尽可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三界”中,做得小都是为自己、为家庭。做得稍微高一点,为单位、为地区。再高一点,为区域、为国家、为民族。你越有权力、地位、财富和影响,就越要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如果你权力那么大、影响那么大,还在为个人自私,那就太小了,根本不是成功,而是没有良心了。原因很简单,你之所以成功,不单单是你很有能力,靠个人奋斗,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在为你提供平台,更重要的是,其他人也在为你做贡献。甚至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国家逐渐强盛了,不仅是中国自身的事,还得考虑“一带一路”,还要考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我们古人的“大学”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记者: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这样“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英。因为经济发展不均衡,阶层的某些固化现象,这个词也饱受误解。

肖明华:精英也不是大批量出现的,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了,人们愿意往一个方向努力,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会成为精英。在这个时代,一定会有人出来成为精英。你不站出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总有人要来做。否则国家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呢?

所以我们说,生涯规划的核心是“立志”,培养学生主动和创造的精神,学好本领,尽可能地发挥,加上国家的平台,就可以成为“三界”精英。我们提出素质教育四个板块,你愿意做普通人,当然无可非议。但学校教育,就是要激发年轻人积极向上,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比如有的人愿意挣钱,成为企业家,但其本质不是需要那么多钱。赚钱不是据为己有,而是回报社会。如果搜刮或剥削员工,挣那么多钱,对社会国家就无益。学术界也是一样,很多人价值观混乱,又要弄学术,又要挣钱,又要当官,方向都乱了。很大程度上都和基础教育的培养有关系。

友好学校师生深入实外西区美术课堂学习中国国画

3中西基础教育优势互补是一种趋势

记者:民办学校基本都是新生学校,比起很多大牌百年名校,校园文化建设尤其重要。在很多学校,从西方教育取经已成为常态,乃至把国际化作为主要招牌。实外西区很有意思:一是,您引入了英国伊顿公学和美国西点军校很多教育理念,但出来的东西则很质朴:“习惯养成、品格修炼、能力培养、志向确立”。二是,我们看到,学校最耀眼的位置放的是孔子像。《经典诵读》《论语新解》《学生礼仪文化读本》和国际课程同样重要。

肖明华:全球化不是同质化,国际化不是外国化,因此,教育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根基上,首先要关注母语和民族的文化,而孔子正是中华文化的名片。而国际理解教育,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其关键是文化自觉,即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外来文化的尊重。

我们学校不仅是外语特色,引进了很多课程,而更重要是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三力:品格力、生活力、竞争力,这是素质教育四板块的实质。学习能力、外语优势、科学思维,这些都是未来“竞争力”范畴。

“品格力”,爱国精神、11项经典品质、民族文化等等,这反映一个人能走多高多远。“生活力”上,“绅士淑女”也不光是文明礼仪、习惯、形体等等外在素养的养成,我们还有相应的内在审美能力培养的课程。比如一百首名曲、一百幅名画欣赏。

因为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能够领会艺术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在精神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君子把艺术作为一种人文修养,只有这样,艺术的“文”才能与人的“质”同形同构,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人,成为“绅士淑女”。

记者:您在校刊《麓苑学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外基础教育优势互补是一种趋势》。可以就您对西方教育的考察讲讲这个问题吗?

肖明华:这是一个交叉鉴别、逐渐改革的过程。比如国外教育的优势:

一、对人性的尊重,把学生当“人”。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不是传统的老子说了算,老子过了老师说了算。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民主意识。

二、更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过去常常是按成绩、分数分配班级和学校;但他们主张对人性的张扬和尊重,虽然对教学没有直接影响,但对整个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三、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异想天开。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问题,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以前老师不太喜欢学生质疑,不太喜欢学生提出让老师尴尬的问题。就像流水,水一定是由上往下流吗?不可以由下往上流吗?中国教育常常是固定思维,不利于创造。回头说,我们也要注意,应试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不是知识本身,而只是知识的教学方式。是突破标准答案,让教育分层分类,变得多元。因为,创新拔尖人才和基础人才的培养是不一样的。

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我们过去偏重书本学习,他们鼓励实践,像瑞士德国的人从小都会做木工、电工等,东西坏了自己修。而我们很多孩子,甚至电灯都不敢摸,拿菜刀怕伤手,这是不行的。但这不是说我们动手实践能力就差,这是随着产业革命逐渐教育出来的。西方现代教育,按亚当•斯密提出的,其核心就是要为国家发展提供技术的、职业性的人才,现在还需要高科技人才。

五、鼓励团队合作精神。正像我们刚才说的,应试教育一个大问题就是功利化,要孩子单打独斗,在分数上竞争,结果很不利于团队合作。

六、敢于冒险。你看攀岩、滑翔机、高空跳伞、蹦极,西方学生都可以去做。美国的橄榄球运动员曾经都要签生死状。但我们的家长是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就容易变得胆小懦弱。

七、最本质的东西,国外建立了终身学习体系。我们常常是前十六年二十年读书,后四十年使用这些知识,哪有这种可能呢?现代知识发展更新如此快,后四十年早就过时了。因此,只有形成终身学习体系,真正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社会才能是完整的有创造力的社会。这都是西方教育有优势的地方。但我们强调,他们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近代工业革命慢慢积累,试错出来的。

记者:如何看待我们自己的优势呢?

肖明华:首先,我们统一的大班教育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在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实施义务教育,节约了教育成本,又整体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而且,满足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需要大批量标准型人才”的需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基本解决了文盲的问题。

其次,我们善于学习和钻研。对基础知识的强调,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包括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英美数学基础教育学习中国,都是这个原因。

穷国办大教育,很多人批判过去的教育改革,当然会有很多问题。但不要忘了,我们现在产业链体系的完善,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们的模仿学习能力比较强。东西拆开了可以复原,复原了可以研制。山寨能力也是能力。但原创能力差了,这是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

我们综合一下,就知道怎么去培养孩子。哪些重哪些轻,哪些是本哪些是末,哪些可以马上做到,哪些是有方向现在还做不到的。我2005年在光明日报发过一篇文章《论教育改革的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我觉得仍是我们在努力追求的。

记者:您对选择出国留学的家长有什么建议?

肖明华: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要注意,中西教育各有优劣。去国外念书不是坏事,但也不一定是最好选择,而要根据孩子的志向和家庭条件考虑。个人认为,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在国内名牌或重点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再出国读研究生较好,国内一流大学同样学到前沿的东西,人生观、世界观也比较成熟,而且费用较低;成绩中等的孩子则可以中学毕业出国念大学,可以利用西方教育的很多优势;但成绩太差的高中孩子,不建议出国。留在国内,至少人身安全、思想品德、人格形成等方面有保障。

4教育的本质是服务

记者:光明日报那篇文章,您提到很核心的一句:教育的人性化服务,教育的本质是服务。这对现在的教育改革尤其关键。

肖明华:教育本是第三产业。大层面,教育属于服务型行业;小层面,教育是公立性质还是收费性质。现在后者越来越多,这是教育多元化需求的结果。但教育产业化后,资本进入教育,冲淡了原来以育人为目标的价值观。一些老师认为,8小时之外辅导了学生,既然教育资本可以挣钱,我们也该有回报。这就形成了目前“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怪圈,结果学生既没有减轻学习负担,家长也没有减轻经济负担。教育部门正在想办法控制。

作为民办学校,我们尤其要认清这个位置。我在家长会常常说,为什么要交钱到民办学校读书呢?首先最重要的,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这是选择性教育。家长和孩子有权选择,把教育作为一项投资。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更大了,家长交了钱,信任我们,才把小孩送来读书。我们要把学校办得更好,更成功。

实外西区的示范性在于,我们大部分生源是中上等生。优生有优生的培养方式,而中等生有中等生的培养方式。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与提高,这就是成功了。我们是中等生教育,老师也是中等偏上的普通老师。我们通常说让素质教育良性循环,其核心是保障“四个利益”:老师、学生、家庭、学校。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教师是学校之本,校长好的教育理念,都要通过教师来落实。

我们对老师的管理是“减小落差,提高平台,高位均衡”。感情要留人,待遇要留人,事业要留人。老师为什么愿意努力呢?第一是受到尊重,第二是看到希望。学生、家长、校长都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同时,团队一起努力,让老师、学校看到变化,看到成就,看到学校越来越好,老师就会引以为豪。我们给老师的吃穿住用行都尽可能提供保障,给他们好的待遇,尽可能解决他们生活、工作、家属、孩子等各方面问题。这样一来,优秀老师才能聚集。老师利益保障了,他们愿意对孩子付出,才能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学校才能越来越好,才会有更多学生愿意来读。学校收入多了,再提高老师待遇,形成一个正循环。

记者:现在有句流行说法,“民办教育已到了需要一批职业校长的阶段”,国家也明确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您觉得作为一名民办学校校长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您心中的教育家是什么样子?

肖明华:做一个校长,我觉得最大一点是责任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办好了,老师满意了,家长学生满意了,“人民”才可以说是满意的。

校长的责任尤其重大。办学三大要素:老师、生源、管理。管理,校长是核心。一个好校长,首先要对教育有热爱和激情。我常说,用教育的理想办理想的教育。第二,要有大格局,大格局方能成就大教育,如果你没有高瞻远瞩的驾驭能力,分不清主次矛盾,最终正循环也会变成负循环。第三,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第四,引领一所学校的共同目标和价值体系,构建适合于人发展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在学校,每个人都是主人,都受到尊重,这才能有很好的教育活力,才能给每个人创造性发展,创造性工作提供好的环境,形成一个优良的团队。

教育家办学,我还不敢说,差得远。但我想教育家会有一种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跨界思维。简单说,教育是通的。教育很复杂,因为它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任何一个教育问题的成因都是多方面的,不是单靠一方面一种理念就可以解决。但又很简单,因为教育就是“育人”, 让人去成就、成功、成人这个核心是不变的。

记者:跨界思维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提倡通识教育,包括跨学科课程改革,都是这个思想。您可以谈一些自己的感悟吗?

肖明华:我初升高时,数理化成绩都是满分,但文科比较差,所以一直不停充电(笑)。做校长后看了很多文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的书,对我思考很有帮助。比如《世界是平的》(编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给我们三个启示:其一,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人才国际化已是教育大环境,传统学校瓦解,我们任何人任何教育都无法“独善其身”,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胸怀世界、立足中国。其二是现在教育的“两个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创新拔尖人才的需求。其三,我们的实践之困,能不能走出“素质和应试”的怪圈,“高质量、特色化”办学。素质教育改革对我们来说,是在做一道没有选择的题。

还有一本书《目标中国》(编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这是一个旅德美籍学者分析美国扼杀中国经济发展谋略的书。书中很多观念现在都成了现实,比如贸易战。这个世界的大环境提醒我们,如果仅仅就教育谈教育,视野会非常狭窄。要站在国家层面、世界范围看待当今教育,一个校长就会有使命感。因为,中国需要发展,中国发展来之不易,教育的责任就更大。

我们说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站在更高更远的高度来看待我们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责任。

不要说国家的事太大你不敢想,你不去想还是有人去想,还是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中华民族复兴,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不懈,就有人站出来为这个国家民族做出牺牲和奉献。一代一代人出来,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猜你喜欢
人才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