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模式在高中 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8-03 03:10杨茂春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内化讲授小组讨论

杨茂春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推进,对教育教学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越来越注重,但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未能扭转传统观念,依旧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对课堂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因此,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创新,是每一位教育者深入探讨的话题。

1. 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是国内学者针对当前教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把传统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相融合,探索提出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并在多所院校开展试验和探索,均取得不错的效果。其核心内涵是讲教学课堂时间进行划分,分为教师授课和学生讨论两种模式,将授课—自主吸收—课堂讨论三种教学模式进行时间分割,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分课堂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授课式与讨论式教学模式合并,而是在讲授与讨论之间引入内化环节,让学生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带着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参与课堂讨论,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的课上讲授、学生课下自主吸收、课堂讨论三个过程,让学生对知识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学习,逐步深化,更容易理解。

2. 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经过分析对比可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样且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采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开展教学,更能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对知识点更好理解。为了有效保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应对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本文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Cultural Corner 为例,具体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流程。

2.1 课堂讲授环节

在上新课时,结合教材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和国外学校师生关系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介绍,在课前通过播放五名中国教师在英国上课情况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同时预测What will happen to the five teachers classes?通过预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了解本节课的主题。然后开始对分课堂的讲授环节,教师在这环节中需要做到精讲与“留白”,切莫面面俱到、鞭辟入里、不分主次。关键是让学生对课文的的语言知识点有初步认识,理解并学会使用单词formal、respect、discipline,具备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讲解完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开展深层阅读新的语篇,并结合课堂笔记记录阅读心得,带着问题去阅读、记录、归纳、整理、总结,找出问题答案,如:What makes the differences?

2.2 内化吸收环节

学生在课后结合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阅读,并进行记录。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内化吸收过程掌握新词及理解文化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在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罗列出来。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创新,欢迎学生对自主学习理解个性化发挥,结合自己生活中實际案例,把过程中的感受、获益都一一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讨论增添趣味性,也更有针对性。

2.3 课堂讨论环节

在二次课堂上,教师先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并对作业要求再重申,就可以开始讨论。小组讨论通常为4-5人,分为四个子环节: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不可随意变动顺序。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讨论,拥有平等发言机会,教师在过程中不参与讨论,只给予适当的帮助,保证小组讨论不偏离方向。小组充分讨论后,开始教师抽查环节,随机指定小组和组员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让教师了解学生内化吸收成果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之后自由提问环节,解决个人或小组讨论遗留问题,教师给予解答,最后教师进行简短的总结。

3. 结语

对分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从根本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教学实际。因此,对分课堂模式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江南中学校)

猜你喜欢
内化讲授小组讨论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