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新解:初中英语教学新思路

2019-08-03 03:10鲍文兰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笔者文本内容

鲍文兰

从教多年的教师总会以经验告诉自己不要读文本,因为内容都是一样的,可是,笔者就是那个喜欢读文本的教师。每次教材发下来,笔者就迫不及待地把文本的内容读一遍,这样笔者就知道文本的内容如何整合,才能适合学生,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因此,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教师基于语篇内容而进行的教学思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 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

文本的解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文本问题要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文本的解读中终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刻到位,不等于学生就能透彻地解读文本。我们教师时刻不要忘记,学生的生活经验淡薄,他们仅仅是从书本上学到一些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仅限于表层,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大多数的初中生的思维还处在表象阶段,个人的经验在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于成人,他们不具备成人的心智。了解初中生内心世界,用符合学生的心智水平来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笔者在听《Wild animals》这节,这位教师就抓住学生的爱好,把文本的内容涉及到大熊猫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現给学生,给予学生一目了然的知识,学生就能很快抓住表层的信息,了解文本的内容。

2. 从文本的本身入手,解读文本

2.1关注文本的表层信息

教师不能凭着自己的经验,我们英语教师要关注中考的信息,要从根本的教材中解读出新意。不能仅看表层的知识,要重点解读文本重要陈述的内容,也就是事实和观点。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文本,用图示的方式,让文本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直观形象的学习,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课堂。

2.2关注文本的深层信息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的信息的掌握,而是要重点讲解解读事件或者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文章内部的一些事实的观点。

例如,以教学八年级的《A day out》为例,解读文本不难发现,这是一天愉快的外出,文本的内容从天气的情况“It was a fine warm day. The sun was shining in a clear blue sky.”然后从文本的内容不难知道天气的状况良好,心情也好,去参观的公园,而且看到了埃菲尔铁塔,写当时的心情……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关注文本的目的、内涵、推断、语气等,而文本的观点和思想,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仅仅处于初级的阶段,他们不能解读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各个信息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逻辑的表达,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双向发展。

2.3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知道阅读是读者和文本的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产生共鸣的过程。文本的观点和思想通常在教学中要教师的指点或者综合的分析,这样学生才能深入解读文本,创新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进而能够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Seasons》文本时,主要讲的就是Millie正在阅读一首关于一年四季,诗歌的单词往往押韵。在细读文本,就能很快找到这些押韵的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让学生阅读,教师要提出一些串珠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价值建构和精神的成长。

2.4理解文本特征

英语的文本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根据不同的题材设计不同的场景。英语由于受语言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知识和认知的限制,教材中的文本也相对有一些局限性。笔者在拿到新教材后,就把教材的内容归类:如对话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诗歌。其中记叙文占文本的比例较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注重文本的写作方法,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的主线,能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分析文章的主题、语言的内涵体会文章的主旨以及事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而说明则需要关注基本的文本结构,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是从主到次还是从现象到本质等。

2.5理解文本的文化体验

文化的载体就是文本。一定的语言总是能和一定的文化想联系。各种语言本身只能通过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既能习得语言又能习得文化。学生做到这些,教师在挖掘文本的过程中,要深挖语言背后的隐藏的文化。

3. 关注文本目标

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处理语言可以从多方面开始,如话题性,功能性,修辞手法等多角度展开。对语言的解读要贯穿于整个文本的教学过程之中。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从话题和功能两个角度入手,从语言功能入手,然后确保语言运用的得体适度。

可是在教学的实际中,笔者发现在处理的问题存在着弊端,有的教师仅仅关注语言,在学习文本前,将语言知识的学习全部扫清,让语言的学习脱离文本的情境,可是有的时候仅关注文本的过程,不注重文本的目标,上完课学生一脸的茫然,不知道运用目标语进行表达。

4. 结语

解读文本教师要能更深度地去研究文本、阅读文本,充分理解文本的不同层次的意义,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有效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笔者文本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