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2019-08-03 03:10杨吉星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习题作业课文

杨吉星

在减负增效的时代要求下,如何设计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业,如何通过作业的有效布置以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关系到教育目标的能否实现。笔者以减负增效为统领,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布置现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方案:

1. 精神层面的减负

减轻学生的英语作业负担与压力,不仅仅是作业量上的减轻,更重要的是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

1.1增加趣味性

在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让学生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或任务。

在学生學习现在完成时态时,我让学生通过绘制knowledge tree或是mind map的方式进行总结,并且可以插入自己喜欢的漫画人物。学生的作品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他们对现在完成时态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都得到了锻炼。

1.2延伸到生活之中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欢乐与催人奋进的教科书。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将作业情景化、生活化。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1模块Body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表演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关系、不同场合下的人与人之间的肢体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在其中既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又享受了自主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2. 多层评价机制

在学生们的心中,批改作业一直是教师的工作,和学生无关。作业质量的高低好坏也是由教师“一刀切”,学生每天战战兢兢等着批改作业的过程犹如等着一份审判书,这无疑给学生一份无形的精神压力。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我认为应当让他们参与其中。思维的火花总是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射,总是在质疑、讨论中发出美丽的光芒。评价自己的过程,既是自我反思纠错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提升的过程;评价别人的过程,既是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思维开拓的过程。

3. 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通常,我们精心设计教学,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形成系统。我们的作业设计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让作业一环扣一环,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的重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可以设计“课文研读预热”的作业,主要辅助学生完成对基础性知识和课文内容的掌握,如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单词课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在学过课文之后,我们可以分层设计作业。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第一部分,主要就是学生常见的习题类型,如补全单词,单项选择,翻译句子等等,适用于所有学生。第二部分我通常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学情,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或是借助于教辅书,筛选、修改、编写习题及阅读作业,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三部分作业针对性比较强,主要是对小部分“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以阅读类的作业为主,多听、多读原生态的英文,拓展他们课外阅读量及词汇量,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提升文化品格、思维品质。

4. 注重学生的全面阅读,教师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是从大量的习题堆积出来的,那只是机械的、死板的记忆,学生应该从大量的阅读中形成语感,活学活用。

[1] 胡向红, 张珍珠.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探索[J]. 英语教师, 2016(02).

[2] 罗红莲. 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策略研究[J]. 英语教师,2015(11).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习题作业课文
快来写作业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端午节的来历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背课文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