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03 03:10张明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文探究阅读教学

张明

中学时期,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发展,包括探究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迎接各种考验。中学英语相较于小学英语有很大的改观,首先,在词汇上,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并且对音标和词根词缀有基本的了解。其次,在阅读上,文章的篇幅加长,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答案不再是清晰可见的。对此,教师要做出应对措施,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面对教学中的种种变化。

1. 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阅读教学是比较常规的英语教学方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大都是通过阅读习得的,并且这也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式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来进行学习,从而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而不是依赖于教师对知识的单方面传输。对中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育活跃的时期,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关键期,便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設法地将课堂开展的灵活生动一些,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Do you like banana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集中的状态。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进行问好,并且向学生发问,比如“Do you like bananas?”或者“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借此机会向学生抛出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反馈以及进一步的提问。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互动以后,教师可以将问答过程中的句子或者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总结出“表达愿意、爱好和want的用法”,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丰富和补充。这样一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习得英语知识。

2. 进行课堂训练,锻炼学生做题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英语教师可以将一节课划分为几个小节,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样能够让学生适时调整状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新鲜感,促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在学习英语课文的过程中,只让学生面对书和黑板,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找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让出现走神的状况。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让学生保持一个较为高涨的学习状态,内心渴望汲取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课堂训练,比如播放听力练习、进行实时背诵以及角色演绎等,这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例如,在教学《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种练习来充实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后题进行听力练习,通过选出答案来完成对课文的初次感知,了解课文的整体大意,这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紧接着,在通读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之间进行提问,从而掌握特殊疑问词的用法。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完成其余的课后题,以阅读理解类题目为主,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提升,并且提高了自身的做题效率。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内容

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急于求成。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去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也应该与教师的磨合中进行成长,习惯于教师的授课和教学方式,不断探究英语学习内容,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在学生个人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升级,解决一些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小组合作不失为一种基础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发挥它特有的灵活性和民主性的同时,也推动着英语教学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变革。

例如,在教学《I want to be an actor》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出“to do”动词不定式的用法。由于动词不定式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语法点,而且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比较常见,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完善对它的认知。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室内来回走动,鼓励每位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自身角度来理解英语中的动词不定式。这样一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究学习内容,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结语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否则,学生只能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一方面,教师可以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下进行学习,同时辅以课堂训练,让学生做听力和阅读练习,有利于学生熟悉做题的技巧和套路。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究学习内容,包括语句分析、赏析以及角色演绎等等。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文探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