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本之美让英文阅读走向求真向美的经历教育

2019-08-03 03:10周广美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篇内涵美的

周广美

美是心灵深处的教育密码,品是挖掘潜藏于文本中的符号和要素,使学生之心“入于其中”,深入感受英文阅读所承载的文化涵养和情感境界。求真向美的经历教育循着教育的本质,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经历与文本的深度对话,直抵阅读者的灵魂深处,点燃生命的灿烂,绽放最美好的自己。

阅读文本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英语阅读文本中蕴含了大量的体现语言美和结构美、富含哲理和思想、能激发读者思考并产生思想共鸣的经典语料,也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指出:广泛阅读可以让学生体验更丰富的语篇文体,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知识、拓展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能力。通过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特点的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推动学生对主题的深度学习,帮助他们建构新概念,体验不同的生活,丰富人生阅历和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行统一。可见,品读英语阅读文本是走向求善向美的经历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文笔者从品赏文本语言之美、品评故事人物之美、品析篇章结构之美、品鉴文章内涵之美四个方面解读如何实现对英语文本的深度阅读,以期对教师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形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品赏文本语言之美

语言文字是揭示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品味和欣赏文本中的语言是文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源深(2002)指出,文学语言通常是最优美的语言。教师可以从作者用词的精确、语言句式的丰富、修辞技巧的多变、写作技巧的灵活、意境描写的深邃等方面精心设问,指导学生赏读和品鉴文本语言的精准巧妙,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和魅力,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美好情愫。同时,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和赏析阅读文本中的优美语言也是学生有效输出和运用语言的前提。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语言,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在不经意之间感受语言、发现语言、理解语言,从而逐渐习得语言,使学生在赏析文本、品味词句中获得对作品的感悟。阅读的乐趣,就在于字里行间不期而遇的惊喜与共鸣。

美的东西更需要留痕,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本笔记本,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读到语言美和结构美、富含哲理、能激发学生思考、能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引起共鸣的优美语段时,要慢下来品读、摘录,并撰写类似于批注式的文字,体味情节深处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如:我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摘记了这样一段话:For husband and wife, true love means accepting her or his all. The happiest people dont necessarily have the best of everything; they just make the best use of everything they have. Life isnt about how to live through the storm, but how to dance in the rain.这段文字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美,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感悟人生中的美好,使我深受启迪。如果我们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分享交流,引导学生互相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对学生来说一定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2. 品评故事人物之美

曲折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灵魂,既是小说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指导学生透过文字“读出”人物内心,透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去感受其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剖析人物的情感态度。品评文本中人物的真善美,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故事情节,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共喜,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对话,尽情地享受文学带来的美好意境。在小说中,作者总是通过塑造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反映当时各个不同阶层人的社会生活。因此,在阅读文本时,要指导学生关注人物外貌特征、语言、动作及心理的描写,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挖掘人物个性中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的种子将会植入孩子們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正如语文文学作品一样,有时候英文阅读作品中也有很多的人物,名字错综复杂,很难记忆。教师要指导学生先熟悉人物,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树状图或表格等形式将人物和人物性格品质梳理成一个关系网图,便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故事内涵。如:《小妇人》一书描写了马奇家四姐妹由天真活泼的少女长成端庄成熟的小妇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马奇一家四姐妹自立自强、鲜明迥异的性格。小说中大姐梅格漂亮端庄,梦想嫁进富贵之家;二姐乔独立倔强,渴望成为作家;老三贝思善良羞涩,处处为他人着想;老四艾米自私聪慧,梦想进入上流社会。其中,二女儿乔,是作者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位,乔敢于反对传统,追求独立的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同人物之间或同一人物在不同场景中表现出的迥然不同的性格,抓住人物间的情感线索,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品析篇章结构之美

《课标》指出:语篇中各要素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如:句与句、段与段、标题和正文、文字与图表之间的关系(教育部,2018)。结构层次是语篇的内部构造,体现了作者对段落与句子恰当有序的组织和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反映(顾敏,2014)。品析篇章结构就是整体解构文本的段落,梳理段落要义以及段落之间的先行或者隐性关系。品析篇章结构有助于读者将零散无序的文本内容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厘清文本脉络,深入品位文本谋篇的巧妙和构思的精妙(许颖,2018)。

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语篇形式,把握不同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教育部,2018)。一般来说,记叙文的文体结构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说明文的文体结构包括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议论文的文体结构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在品读文本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导读标题、梳理语篇框架、寻找行文线索,弄清段落间的衔接手段和段落内部句与句的逻辑关系、文本首尾照应、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手法技巧,这些阅读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本的脉络,把握框架结构,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快速抓取关键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形成阅读素养,实现阅读向表达的自然过渡。如:江苏省译林版英语教材9A U7 Audrey Hepburn一文中,第六段的首句“Hepburns achievements went beyond the film industry.”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通过句中的beyond让学生自然联想到除了上文中在电影方面的成就,她还在慈善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过渡句使上下文衔接连贯流畅,也给人带来美感。

4. 品鉴主题内涵之美

《课标》指出:英文阅读文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学习语篇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具有深刻内涵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欣赏语言和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和美感。

在品鉴主题内涵时,教师应紧紧围绕文章的主题语境,带领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走进文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实践训练,然后走出文本,将所学新知识迁移创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相互融合,层层递进,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并能深深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将文本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帮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和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态度,阐释文化内涵,评析语篇意义,汲取文本的文化精华,弘扬正能量,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

教师尽可能设计比较、联想等开放性、探究性、评估性问题,来驱动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深度思维加工,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人物情感、故事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关注文本隐含的意义和读后的感悟,提炼出向真向美的精神内核,实现立德树人。如: Audrey Hepburn一文,教师最后设计了一个Further discussion 的环节,提出两个问题:(1) What can make a person all-time best? (2) Find the all-time best around you.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得出:Not only the famous people but also ordinary people in different fields can be all-time best.

品讀文本之美,让学生不仅品出了英语语言的魅力,还触及到了他们的灵魂,唤醒了他们对世界文化的好奇与尊重。在品读中,他们与美相遇,睁开欣赏美的眼睛,打开通往美的心灵,慢慢地这些美的阅读经历,就会点点滴滴地化作文化元素和精神符号,最终以涵养孕育的方式帮助他们走向人性美的至高境界,教育也当在此发生。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董建新. 基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8(11).

[3] 葛巧霞, 朱紫菁, 胡珺. 英语原著小说片段赏读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8(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

猜你喜欢
语篇内涵美的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木木相册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