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对比 研究

2019-08-03 03:10余英英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英汉隐喻黑色

余英英

1. 引言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在Metaphor We LiveBy中指出“隐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理解一种认知工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用一些颜色的词来表达一些与颜色无关的意思,如汉语中戴绿帽子、翻白眼,英语中如“see red”(气的大发雷霆), “red ruin” (火灾)等。这种现象称为颜色隐喻。本文试图从对比的角度来研究英汉颜色隐喻,以揭示在英汉隐喻中,与基本颜色词有关的相似与不同,进而找出其原因。为避免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以及为学习东西方语言提供重要的依据。

2.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的共性及差异

2.1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的相似性

2.1.1黑色(black)

古代,人們害怕黑暗,常常会感到寒冷,甚至面临其他物种袭击的危险,于是“黑”在语义发展中含有邪恶与恐慌等意思。在说英语国家中,人们用“blackout”(停电)、“black future”(前途一片黑暗),形容黑暗,而在中国,人们则会说“黑灯瞎火”、“漆黑一片”、“黑乎乎”。

此外,在英汉民族,黑色还标志着灰暗、凶险等。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带有黑字的词都带有贬义的情感。比如“黑社会”指的是非法的世界,“黑心”是指邪恶的心灵。在说英语国家,比如“black money”(黑钱)、“look black”(怒目而视)。

2.1.2白色(white)

由于白色和白雪、白云的颜色较为相同,所以白色就会让人联想到纯洁、光明等美好的事,如“white hands”(做事清清白白的人)、“white day”(良辰吉日),来表达美好的含义。在汉语中,人们会说“清白”形容人的无辜、“白马王子”指的是女孩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对象。

另一方面,在英汉民族中,白色还有形容一些无用的,无价值的东西。在中国,如,“白痴”指的是笨人、“白干”指的是做了事而无结果。在中国古代,战争失败了话,输的一方举“白旗”。在说英语国家中,“white livered”(胆小)、“white elephant”(完全没用并而拖累的东西)、“white nights”(难以入睡的夜晚)。

2.2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的差异

2.2.1黑色(black)

由于两国文化的不同,黑色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的黑色意义远比说英语国家丰富的多。中国古代的官员戴的是乌纱帽、“背黑锅”指的是替罪羊、“黑金”指的是来路不明的钱财。在中国文革时期,“黑”一直与反革命有关,如“黑干将”“黑材料”“黑纲领”等。在说英语国家中,黑色有不幸、险恶的意思。比如“black in the face”(愤怒的表情)、“black sheep”(害群之马)。

2.2.2白色(white)

在说英语国家,人们喜欢白色,全球一线品牌的产品都喜欢用白色的包装盒,代表贵气、高贵、有品位。另外,比如像“a white spirit”高贵的精神、“white-collar”白领。而在中国早期,白色被视为不好的兆头,是不吉祥的征兆,亲属死后,家属穿着白色的孝服,拜白色灵堂,烧白纸;还有人们把没有学问,没地位的人称为“白丁”,把懂得比较浅的人叫做“白面书生”。

3.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的共性及差异的原因

3.1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的相似性

3.1.1共同的感官机制

人们有相同的生理机能和视觉神经系统,来感知我们身边的环境,然后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加上生活在一个世界,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来讲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由此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一样的。例如,全世界都知道雪是白色的。因此, 白色与其他词相结合,很容易形成一个有纯洁的隐喻意义的新的短语。

3.1.2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及文化互相影响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基础。其自身有着一套规则,告诉人们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好的,什么应该做的,怎样死才会死的其有所值等等。大多数的人有着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即使是不同地方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相似的价值观。现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全球化速度正在加快,人们在各个方面都相互影响, 互相渗透,包括价值观。黑色曾经是死亡、不幸、违法的颜色。但是, 近年来,黑色已成为世界性的时尚。它是设计师最喜欢的颜色。最耐用和时髦的衣服必须是黑色的样式。甚至黑皮肤也是健康和力量的象征。

3.2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的差异的原因

3.2.1不同的生活环境

人们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人的语言,包括颜色隐喻。不同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人们使用和理解不同的颜色术语。例如,当说起黑色星期一,就会想起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当时股票市场大幅贬值。然后其他国家跌幅随之而来。因此,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指的是悲伤或悲惨的时间。

3.2.2不同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政治等领域,所以不同的宗教文化,色彩隐喻也有不同。黑色往往与人们的消极方面有着强烈的关联,死亡、瘟疫、饥荒、疾病、哀悼和悲伤都与黑色有关,星期五也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以记忆耶稣受难。在中国, 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更为深远。比如,寺庙方丈穿戴的袈裟便是红色的。此外, 白色在佛教中也很重要,白色传达纯洁、智慧和力量的意义。道教源自中国本土。而道教主要使用的颜色是黑色, 白色。并认为自然中有两个基本完全对立阴阳,黑代表阴,白代表阳。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表达,分析了基本颜色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隐喻表达的异同。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及互相影响,所以对颜色词的隐喻认知有着相同之处,出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以及宗教信仰,人们对颜色词隐喻的表达也不一样。这项研究为避免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以及为学习东西方语言提供重要的依据。

[1]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2]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李淑艳. 英汉颜色词隐喻意义的认知比较[J]. 科技信息,2008.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英汉隐喻黑色
爱的隐喻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漆黑一片
黑色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