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

2019-08-07 10:00胡汉文
关键词:潜能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胡汉文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找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来融入信息技术手段,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识字教学以及阅读教学的关键。这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深度挖掘学生学习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3.2;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120-1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融合,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全面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本文具体介绍了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潜能。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

作为语文教学全新的信息载体,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传输渠道,源源不断的为语文教学提供新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应用信息工具对简单的信息进行处理,同时完成语文学习目标。

1.加强识字、用字能力

在所有语文教学任务中,识字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汉子汉字具有:类似性大、音形不一、结构复杂以及节型较多的特点,另外还存在不少的多音多义字,小学生学习汉字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媒体方法,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识字,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观看生字的笔画、汉字编码、笔顺、正确读音、部首以及间架结构,另外学生还可以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通过人机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2.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语文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1)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2)从材料阅读转换为多媒体电子出版物阅读;(3)从图书馆阅读转向电子资料库高效检索式阅读。

随着全新的阅读模式以及阅读检索方式的出现,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信息技术课,学生可以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应用适宜的工具进行有效的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提高了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比如通过网上浏览进行阅读训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电子读物的机会,还教会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高效检索阅读。

3.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方式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从手写转向语音输入、键盘输入和扫描输入;(2)写作再也不只有文字,可以通过字配图的方式更加形象的进行写作;(3)超文本结构的写作和构思方式,通过电子资料库的使用,使得阅读和写作一体化。

人們的理解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因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丰富起来。文字处理软件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写作效率,软件的日益完善,逐渐使得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丰富起来。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了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写作和语法检索。电子媒体在写作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形式创作多彩的写作内容。比如,在数学或者科学类的学做中,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插入相关专业符号。通过这种模式进行写作,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找寻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表达知识的过程中,更具多媒体化,另外,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师生之间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交互,使得语文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成为语文教学新的力量。小学语文课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过分的追求技术手段,必须以人为本,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和小学课堂在融合的过程中,注意要加强合作和自主学习的实践,同时还要注意新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对传统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再加上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展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对教学计划原则进行仔细思考,找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最佳的融合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动态特点,解决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创新了传统的逐段讲解的“段段清”,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动代静,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在开展教学课文《蟋蟀的住宅》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生了解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深切的体会蟋蟀不怕吃苦,不肯将就的精神。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为学生进行展示。首先图文并茂的展现课文内容,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蟋蟀慎重选址、建造过程、柔弱的工具、以及住宅的内外情形进行展示;最后使将蟋蟀整个建筑住宅的过程制作成动画,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蟋蟀的辛勤劳动。如点击“住宅特点”课件,出现的画面就会将蟋蟀住宅的干净、隐蔽、清洁、不深不宽以及由平台的特点展现出来。如点击“建造过程”,蟋蟀建设住宅的过程就会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借助课件学习,学生可以完成自主学习,更好的掌握课文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强化。

四、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的书面达标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是素养的提高,还是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用”。通过运用进行领悟,通过运用进行创作,才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学习活动的质量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目的性。以学生“学”出发,集中精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学习夯实基础,语言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只有不断的运营和训练,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掌握。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更具独特的魅力,想要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技术手段,还要重视以新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精心搜集教学资源,适当选择教学方式,把握教学时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丹丹. 新媒体视野下小学语文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7(,10):66-66.

[2]李红.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7(,10):71-71.

猜你喜欢
潜能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