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跌倒的影响因素及生存质量

2019-09-04 09:15张薇秦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7期
关键词:步态器械辅助

张薇 秦蕊

(唐山市工人医院 1门诊科,河北 唐山 063000;2骨三科)

失能老人是指因各种原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1,2〕。临床研究指出,多数失能老人易发生跌倒,而跌倒不仅可加重老人失能程度,还是导致失能老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积极寻求失能老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并予以有效预防,同时积极指导失能老人患者行康复训练,对减轻失能程度,改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鉴于此,本研究将探求失能老人发生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跌倒发生提供重要依据,以提升失能老人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所管辖社区中失能老人230例,其中男90例,女140例;年龄60~90〔平均(74.65±4.25)〕岁。纳入标准:符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中老人失能诊断标准;老人知情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60岁;可下床行走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系统疾病;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研究参与积极性不高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统计记录所有老人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尿失禁、是否独居、听力及视力功能是否正常、是否使用辅助器械、步态是否平衡、身体活跃程度及服药情况。统计记录入选失能老人中跌倒发生率,并分析导致失能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同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AF)〔5〕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领域等方面评估发生跌倒的失能老人和未发生跌倒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

1.3跌倒判定标准 不自主的、突发的体位改变,导致身体任何接触地面(不包括双脚);不包括因癫痫发作、瘫痪引起的跌倒。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χ2、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

2 结 果

2.1失能老人跌倒单因素分析 本组230例失能老人患者中有95例(41.30%)发生跌倒;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跌倒失能老人年龄≥75岁、独居、使用辅助器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尿失禁、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多重用药、身体活跃、步态不平衡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跌倒失能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跌倒失能老人性别比例与未发生跌倒失能老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失能老人跌倒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5岁、独居、使用辅助器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尿失禁、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多重用药、身体活跃、步态不平衡是导致失能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1 失能老人跌倒单因素分析〔n(%)〕

表2 失能老人跌倒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2.3生存质量评分 发生跌倒失能老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领域评分均低于未发生跌倒失能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WHOQOL-BREAF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失能老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同时跌倒也是导致失能老人残疾、死亡的重要因素,随着失能老人数量的增加,失能老人跌倒成为临床关注重点,临床有效的预防失能老人跌倒对减轻家庭负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5岁、独居、使用辅助器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尿失禁、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多重用药、身体活跃、步态不平衡是导致失能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身体不可避免的出现老化现象,如认知功能障碍、运动下降、视力及体力下降、思维迟钝等,且失能老人多伴有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障碍,加之外界因素如独居等因素,易发生跌倒〔8,9〕。临床研究指出,慢性疾病是增加失能老人跌倒危险性的重要因素,而失能老人多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从而对其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增加跌倒发生概率〔10,11〕;尿失禁之所以可引起跌倒,可能因老人需频繁如厕,在如厕过程中,失能老人着急活动,从而引起跌倒。药物治疗是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用方式,因失能老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程度、种类的不同,多数失能老人常多重用药,而因老人年龄较大,机体各项功能逐渐减退,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引起神经或运动系统功能改变,增加跌倒危险性〔12,13〕。辅助器械使用不当可增加跌倒风险,因失能老人自身活动能力有限,对辅助器械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而因失能老人自身平衡能力较差,加之其对辅助器械的使用方法不正确,从而增加跌倒风险〔14〕。身体活跃可增加失能老人跌倒机会,因失能老人对自身活动能力认知水平较差,对跌倒危害性认识不足,且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经常做冒险行为,从而导致跌倒。步态不良是导致失能老人跌倒的主要个人因素,因失能老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减退,自身平衡能力降低,难以掌控身体,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激,反应速度较慢,从而导致跌到发生〔15,16〕。因此临床应加强指导老人合理正确用药,同时可给予失能老人钙剂、维生素D使用,以缓解骨质疏松,从而降低跌倒风险发生率;同时需加强对失能老人不良步态的纠正、力量和平衡训练,提高失能老人身体反应能力及稳定性;并帮助失能老人正确认识自身活动能力,避免其因自我认知不足导致跌倒;此外,还需指导失能老人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器,并改善其日常居住环境,从而有效地降低跌倒发生率〔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积极预防失能老人跌倒,对改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失能老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75岁、独居、使用辅助器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尿失禁、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多重用药、身体活跃、步态不平衡是导致失能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积极予以有效评估并建立科学防跌倒生活行为,对降低失能老人跌倒发生率,改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步态器械辅助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倒开水辅助装置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步态识人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