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发展性评策略微探

2019-09-10 07:22程晓梅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评价策略道德与法治

程晓梅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主,以良好品行形成为核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结合该学科特征,对学生品行、生活素养、法治意识等进行发展性、多元化的综合评价,而非仅采用试卷测试的评价模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文章对发展性评价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总结实施要点,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发展性评价;评价策略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建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做到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共同参与评价。发展性评价策略主要是针对传统学业成绩评价弊端而提出的一种针对教学评价的新型模式,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新理念和新使命。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应用发展性评价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力求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下面,笔者将具体实施策略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学评价的观念

教师是教学工作开展的执行者。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发展性评价策略的实施是面向未来,更是满足中国特色教育发展的评价理念,关注评价发挥的激励性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地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除了注重科学知识评价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生命活力、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把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发展相结合,关注过程性的动态评价。发展性评价策略支持学生自评,使学生主动性、创新性和能动性均得到发挥,确保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观,总结经验,丰富技能,进而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做到与时俱进。

二、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

将发展性评价策略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变成活动评价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评价活动,打造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学生、社会各界评价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使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对自己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改进不足,保持优点。例如,在教学“大家排好队”时,此节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白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并促使其能够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学生平时在学校所开展活动中的规则意识情况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规则意识进行评价,最后让家长对学生的秩序意识进行评价。学生根据他人的评价情况积极反思,明白为他人带来方便,自觉、主动维护公共安全是一种文明行为,这样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不断发展。

三、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发展性评价策略的应用目的,即承认学生个体化差异,通过否定式评价、接纳式评价、激励式评价等多样化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合理评价,需要将其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动态化、常态化。

1.否定式评价

若学生的认识或行为出现明显错误,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注重否定性评价的应用。例如,在教学“别伤着自己”时,笔者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美同学经常用妈妈的化妆品给自己化妆,这样做可以吗?有的学生说:可以,这样会变美。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是由于知识的缺乏和生活中某些现象的误导。对于这样的回答,笔者果断采用了否定式评价,并且告知学生化妆品中含有很多化学成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害,绝对不能随便玩。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捕捉课堂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明辨是非中成长。

2.接纳式评价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如果言之有理,教师应该充分接纳,尊重学生的想法。例如,在教学“大家排好队”时,在讨论“能不能插队”这个话题时,有的学生提出“当别人确实有急事的时候,可以插队”的说法。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认为绝对不能插队,因为这样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而有一部分学生说自己愿意让老弱病残或有急事的人插队。对于学生的回答,笔者都充分给予肯定。因为学生的回答都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他们既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同时又懂得乐于助人,友爱互助。这样接纳式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发展健全的人格。

3.激励式评价

将激励式评价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确保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赏评价中更加自信。例如,在教学“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时,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说自己在超市买东西时买到假货应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会及时报警,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有的学生说:我要看看老板的态度;还有的学生说:我要看看老板怎样赔偿……学生的想法让人出乎意料,笔者顺势评价道:你们的回答都非常有创意,但是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在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生活为主的学科,旨在引導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发展性评价策略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内容更全面,评价过程更具生活实践性,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发展性评价策略的应用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促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爱英,颜辉盛,国内发展性评价研究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9).

[2]徐海军,应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学周刊,2013(4).

猜你喜欢
发展性评价评价策略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