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中心医院破改革难题要善做“加法”

2019-10-22 08:16文丨李祥安王倩
中国卫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加法医共体中心医院

文丨李祥安 王倩

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与三甲医院同样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用技术、服务“多跑路”换取患者及家属“少跑腿”……作为区域内龙头三甲医院,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医院以机制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探索群众“家门口”就医的新路径。

2019年5月9日,威海市中心医院与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签约及启动会召开。启动仪式上,威海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许祖闪表示,“让百姓得实惠、同道更受益、医院快发展、政府更放心。”一席话勾勒出双方“联姻”后的美好愿景。

5月13日,石岛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84岁的男性患者姜先生。患者急查头颅MRI提示,患者大脑动脉血管完全闭塞,情况十分危急,而当地医院又不具备机械取栓的条件,家人经了解后同意立即转入同时具备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条件的威海市中心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进行抢救治疗。通过双向转诊平台,下午4 时,“120”救护车载着姜先生快速转至市中心医院。转运途中,患者继续静脉溶栓,同时电话通知医院绿色通道、专家、介入室等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到达市中心医院急诊室时,患者已经完成静脉溶栓,等候多时的医务人员迅速为患者完成头颈部CTA、CTP检查。经过手术,患者闭塞的右侧大脑中动脉重新开通。术后,患者左侧肢体肌力较以前有明显改善,后回到石岛医院继续康复治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治,不仅省去了外地就医高昂的住院费,还省了不少交通、住宿、陪护等附加费用。”姜先生的女儿欣慰地说。

在推进医共体建设中,医护人员积极性如何,将直接影响改革成效。成为一家人,一个“锅”里吃饭,才能真正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让大小医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医院对石岛人民医院的宿舍进行了装修完善,加装了空调、洗浴等设施;对医院食堂加大投入,让职工享受到和中心医院本部人员一样的就餐标准;提高医务人员福利待遇;后续还将推进医疗机构场所置换升级;今后医护人员年参加轮训的数量、频次,医疗设施设备的投入均将大幅增加,竞争力、服务能力将实现质的提升,也将为石岛人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5月13日开始,威海市中心医院已有30余名专家每天深入石岛人民医院一线工作,“组团式”进驻石岛人民医院开展共建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专家们通过坐诊、查房、手术、带教和双向转诊等方式,不仅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石岛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5月21日,威海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石岛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医共体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医共体建设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和突破点,也是医改的载体和重要抓手。”威海市中心医院院长丛海波介绍,健康是永恒的话题,医改永远在路上。威海市中心医院与石岛人民医院连体连心,集智集力,精心打造技术、服务、责任、利益共同体,在医改大背景下,医共体建设的“石岛模式”不断做着“加法”,初步交出了群众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优异答卷。

猜你喜欢
加法医共体中心医院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更正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智慧医院建设大情景下的现代急诊急救中心设计浅谈——衢州中心医院(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设计分析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新时代区域中心医院建筑智能化研究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例谈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做“加法”
苏州西部生态城:创新思维做好生态“加法”
结构调整的“加法”与“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