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建设:政策 资金 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2019-10-22 08:16文丨于健
中国卫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共体卫生院县域

文丨于健

2018年11月以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人民医院按照县域综合医改和周口市四医联动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牵头组建了包括9 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郸城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就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行了探索。

从人心涣散到病人倍速增加

张完乡离郸城县城40 公里,是县域内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加入集团前,张完乡卫生院在职职工46 人中,业务骨干严重流失,服务能力在全县20 家乡镇卫生院排名倒数,门诊“门可罗雀”,几无住院病人,3 个多月没有发工资,人心涣散,管理滞后。

加入医共体后,集团报请县卫生健康委批准,派驻业务骨干任张完乡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并随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整理院容院貌,依法收回被非法侵占土地,门诊楼、病房楼全部进行整修,使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补发了全部工资,召回流失人才,招聘优秀应届医学毕业生和实用人才,借鉴集团管理经验,结合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疾病谱,积极拓展乡镇卫生院业务范围,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第一季度,该卫生院门诊病人数量增长55.29%,住院病人增加5倍。

推行“优质服务月”活动,提升全院员工文明服务水平。为病人提供暖心开水、营养膳食,开通水冲式厕所,营造了优良的看病就医环境,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其实,张完乡卫生院的变化,只是郸城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2019年第一季度,集团医共体内9 家乡镇卫生院门诊增加12872 人次,住院增加637 人次,增幅分别为19.6%,32.3%;住院次均费用乡镇卫生院下降20.86%,民营医院下降18.09%;集团内县域外转诊率从以前的11.62%降至如今的2.68%。

既要转变观念 更要落实帮扶

2014年10月,郸城县人民医院被定为河南省县域医疗联合试点县(市)。经过改革,我们和成员单位已转变为如今集团管理、抱团发展的一家人;从以往挣多、赚多、发多、结余多,转变为如今节余归己、落实两个允许;从以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随意转诊,转变为现在的分级诊疗、合理诊治;从以往的重医轻防,转变为现在医防康养协同、防治管并重……真正把医共体建设成为集团和各成员单位服务、责任、管理、利益和发展的共同体。

县域综合医改首当其冲的是观念转变,其次是从人才选派、制度管理、对口帮扶、资源共享等全方面落实帮扶。我们选拔优秀人才任乡镇卫生院院长,短时间内迅速改善了乡镇卫生院面貌,业务技术、管理水平、工作质量稳步提升。先后制定、修订49 个基层医院相关制度,从各个环节规范成员单位行为,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制度、执行有方案、工作有流程、绩效有考核、失责有追究。选派71 名具有医师及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基层帮扶,忙时坐诊服务,闲时培训带教,帮助培养技术骨干。全力打造6 个医疗业务中心。截至目前,共开展远程心电7817 例,远程检验413 人次1081 例,远程会诊31 例,远程影像19 例,消毒供应6 批次,远程病理成员单位培训已完毕。先后开展双向转诊200 余例,异地收费150 余例,业务讲座50 余场次,手术会诊30 余次,接收免费进修人员6 名。

我们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实,实行“3+X”的签约服务模式,组建若干服务团队,结合延伸医疗护理服务、健康进社区等活动,为签约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群众开具健康“长处方”,形成“未病早预防、小病就近看、大病能会诊、慢病有管理、转诊帮对接”的防治体系。利用我院是河南省“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优势,为乡村培训合格人才。2017 级26 名合格学员即将毕业,按照“乡管村用”的原则,由乡镇卫生院与其签订聘用劳动合同,直接下派到村卫生室村医岗位工作,履行乡村医生职责,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

做好清产核资,明确集团架构,成立集团医保监管中心、财务中心、运营中心,各司其职,加强成员单位运营过程管理。医保监管中心负责通过每月对9 家成员单位和辖区内15 家民营医院检查和抽查,对医保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报请县卫生健康委、县医保局处罚。挂床、冒名顶替现象已基本杜绝,三合理一规范明显好转,次均费用明显降低。集团财务中心负责对9 家成员单位实行“单一账户、分户核算”。做到院长和会计分离;收入和支出分离;重点支出和日常零星支出分离。集团运营中心负责建立员工绩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内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协调联动 绩效先行

近年来,郸城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建立了部门协调联动和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医保资金的杠杆作用,医保局成立后,医保资金打包支付给医共体,责权利需要更加协调、明晰。郸城县政府从按人头总额付费方式改革入手,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按照“统筹包干、结余归己、超支不补”的原则,医保资金的90%打包拨付医疗集团牵头医院,10%作为县级风险控制金,卫生健康、医保、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监管。

建立完善《结余资金分配方案》等,将结余资金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更好的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医疗健康数据中心(总平台),统一采集和储存全县居民医疗健康服务和管理数据,推行一中心、一专网、一卡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管理。

医共体接受疾控、妇保机构指导,统筹疾控、妇幼保健和慢性病长期照护,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医防康养协同,防治管并重,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使医疗健康服务连续化、整体化。

猜你喜欢
医共体卫生院县域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