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设计导向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研究*——基于Kano理论

2019-11-19 06:40谢海建
关键词:项目管理用户课程

关 驰 瞿 焱* 谢海建

(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浙江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一、引 言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已经将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推进,教育领域作为基本和重要的领域更应紧跟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倡,也使得教育从大众教学、分类教育,转向实现学生的知识掌握、个性化发展,传统的“以教学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渐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从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核心主题的全民化创业时代,到习近平新时代的创意创业新时代,双创教育应势而上(郑峰,2019)。无论是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是创新创业,都是不同项目的开展,伴随项目的启动终止到项目的再启动,需要更多的项目管理人才。加强高校项目管理类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创业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也称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动力,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项目管理型人才,全方位激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

学生的满意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项目管理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既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需要在项目中进行实践和综合应用(郑永娟,2019)。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讲,教学也是一个大型项目,而学生就是项目的用户。高校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满意度。因此,有必要分析,以学生作为中心用户的导向下,项目管理类课程也包括其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Kano模型是一种识别与分析需求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用户需求研究等领域。本文将教学作为项目,学生作为项目的用户方,提高教学效果势必以学生满意度为出发点,因此可借助于Kano理论来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采用Kano理论对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进行识别与重要度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思考项目管理类教学改革的重点,并提出相关措施,研究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需求识别

1.Kano理论简述

Kano模型是由日本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提出的,通过Kano模型可将多达几十项的用户需求划分为不同类别,还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需求的重要度排序(李忠富等,2018)。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Kano模型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范式。

Kano理论描述了需求实现程度与用户满意度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并将用户需求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基本型需求(M)、期望型需求(O)、魅力型需求(A)、无差异型需求(I)和反向型需求(R)。当正向问题的回答是“我喜欢”,负向问题的回答是“我不喜欢”时,那么在Kano评价表中,这项质量特性就分类为O,即期望型需求。如果顾客对某项质量特性正负向问题回答结合后,分类是M或A,那么该因素就分别为基本型需求或魅力型需求。每一个需求的选项应该是多选题,为方便本文的操作简单,假设每一需求选择时正负向问题是单选题。其中R表示顾客不需要这种质量特性,甚至对该质量特性有反感;I表示无差异需求,顾客对这一因素无所谓;Q表示有疑问的结果,顾客的回答一般不会出现这个结果,除非这个问题的问法不合理,或者是顾客没有很好地理解问题,或者是顾客在填写问题答案时出现错误。基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期望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对知识的扩展。因此,本文只关注基本型需求(M)和期望型需求(O)来指导课程教学的改革。有关Kano模型各项需求的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

图2 Kano模型示意图

表1 Kano模型结果分类表

2.初步识别用户需求并分类

项目管理类课程一般安排在较高年级,属于专业选修类课程。此类课程实践性较强,而且需要的专业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本文以学生们的满意度为目标,结合作者承担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学反馈以及与学生们的交谈所得到的信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学生们在项目管理类课程上的需求进行分类。并结合文献调研,在充分梳理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识别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需求分类。

在初步识别需求项目之后,就需要对需求项目的重要度进行分析,确定重要度排序,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目标和措施。对需求重要度的分析主要是结合课堂上对学生们的调查统计结果、本次调查选择的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进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的授课对象是工程系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修过“项目管理概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及“工程合同管理”等项目管理类课程,对项目类课程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并且临近毕业,能够对未来工作中用到的项目管理类知识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选取此类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有以下几点好处:(1)能够从全局角度分析,作为学生想要了解的项目管理类课程的知识;(2)能够从临近毕业的角度分析,参与工作中或者进一步深造会更想得到项目管理的哪些知识或技能;(3)能够综合多学科进行分析,给出满足全面发展需要的项目管理类课程需要掌握的目标。本次分析的依据是96名(两届)学生的统计结果,首先给出需求项,然后对需求项进行分类,得到的分类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文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对项目管理类课程的需求分别列出了包含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的10个需求项(D1—D10),并给出了每个需求项的具体要求,如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要求在项目管理类课程上能够有实际项目的观摩学习,这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上。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很多知识点都需要结合实际项目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案例讨论充分、团队及小组讨论、了解项目全过程、掌握理论知识点和增加互动环节为基本型需求,这也体现了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单纯靠课堂面授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增加实际项目的应用和讨论已经被学生视为必要环节。从表2中还可看出,了解前沿项目以及有趣的教学环节如角色扮演,是学生们所期望的教学内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改进,增加有趣的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社会前沿问题的引入更能让学生们投入学习热情。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团队调研也是学生们认为的期望型需求,这些实践性需求更能贴合社会前沿,但是实施起来需要经费支撑和安全保障,还存在一些难度,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和实施。教学手段先进也被视为是期望型需求,也就是说,如果能让学生们掌握了知识点同时上课也不枯燥,学生们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利用新型软件、智能化多媒体教学等,学生们会更加喜欢。

表2 以学生需求为中心设计的项目课程改革需求项分析表

三、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含金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本课程以项目为驱动中介,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为主要方向,采用五星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和项目实施三环节的理实一体化目标,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1.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教学设计

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也是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方向,打造“金课”的核心也是教学设计。对项目管理类课程来讲,更应该重视应用性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的基本原则,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强化应用,弱化理论。针对学生的兴趣,采取线上线下式的金课(王建红等,2018)、慕课、微课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同时,可以增加国际项目管理的教学,可以以视频方式,提升项目管理的国际竞争力。

2.在教学方式方面,创新教学方法

以往的课堂教学比较单一,较多采用的是面授。考核方式也是常规性的成绩评定方式(闭卷、论文或者开卷)。学生们接受灌输式的教学逐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通过教学观察发现,对于给定的问题,学生们宁愿花时间买资源在网上搜索已有的答案参考,也不愿花些精力去思考、去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长期的固定式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结合,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比如在表2中给出的团队调研、角色扮演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就给教师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不仅要把基本理论知识讲解清楚,还需要找到好的方式让学生们从其他形式中获得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将课本化教学转变为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手段方面,重视项目源的一体化改革

项目管理本身就是基于项目进行管理,如果失去项目的基础,也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项目管理类课程如果想要一体化改革,就必须重视项目源。选取有代表性的、可操作性的、贴近社会前沿的一些实际项目作为教学资源很有必要。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积极关注前沿项目,增强校企合作,挖掘周期短、易接触、可全程了解、多元化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全面地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笔者在承担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期间,曾带领学生到工程项目现场观摩学习,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于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要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到相关领域的企业参与项目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工程实践活动,累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四、结 语

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满足国家发展的人才需要,本文以学生为用户中心,将教学视为项目,基于Kano理论提出了以满足学生需求的设计导向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生反馈,给出了10项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校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旨在适应项目管理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用户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