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课程实施纲要的构建与实践①
——以健康体适能干预课程为例

2019-11-19 06:40夏秋冬
关键词:标准技能运动

夏秋冬

(浙江工商大学体育工作部)

一、引 言

2013年“体适能”课程在浙江工商大学体育工作部开始推行。“体适能”课程是指针对学生群体的心肺适能、力量适能、柔韧适能与身体成分中存在的问题,开出特定的运动处方,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训练的课程。实施课程7年多来,初建了一些新型的观念,也在教学手法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总体而言,距离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意识到,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难题还时常困扰着我们,它对之前所建立的预期造成了阻碍。如果不妥善地予以解决,就势必会使这一改革初衷付诸东流。2019年浙江工商大学着手推行“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体育工作部率先尝试实行“弹性学分制”下体育选课机制,借此时机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与经验,重新梳理“体适能”课程实施纲要尤为关键。通过课程实施纲要与一线教师之间建立起足够的教学默契,并为我省乃至全国各类高校进行“体适能”课程的教学提供依据。

“体适能”课程实施纲要的构建与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体适能”课程教学标准,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教师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标准。梳理和规范课程目标,并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场地和资源,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场地的冲突。在充分发挥教师创造性、自主性的前提下,让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丰富而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择优质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制订合理的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建立合理的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标准,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淡化其甄别、选拔的功能。制定教师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标准,对规范教学行为、保障教学质量等导向功能提供有力的保障。择优质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制订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价与质量检测体系。

二、现状分析

(一)普通高校体育课现状

1.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普遍面临的困境

一是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处于应付的状态,学风浮躁,学习的主动性和研究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公共体育课教学带有明显的传统体能训练色彩,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更多地强调学生的意志品质,过程大多比较“痛苦”,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相对缺乏。三是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内容老套,方法固定,动作单一。同样内容反复重复的“机械式”教学,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这些消极因素综合起来,让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一直饱受诟病,迫切需要改革。

2.浙江工商大学“体适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标准表述简单,意味着标准的笼统、简化和不全面。其中,“简化”方面突出表现在“教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标准)”上的不具体、不明确,导致一线教师在内容的把握上显得很随意、盲目,教学评价显得无助、茫然,从而带来教学效益上的无序、低效。二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老套单一,教学资源与场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应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实行多种项目载体共行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场地资源,从而更好地进行“体适能”课程的学习。三是“体适能”课程的学生教学评价手段单一,过分强调期末成绩的考核,而忽略了平时教学中的激励与发展。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3.大规模手机运动App的出现给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带来冲击与挑战

运动软件Keep和咕咚运动等众多运动App层出不穷。手机运动App打破了大学的围墙,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等诸多限制而接受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等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运动App引发了一场关于学习的革命,体育知识的传播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组织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学生从“逃课”到“淘课”的转变,也促发了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等现实需要,从而引发了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

(二)国家政策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

(三)“体质健康与运动技能”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关注和研究从未减少。李改等(2017)通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在概念、评价与干预措施中提到吸收整合国内外运动与健康指导的宝贵经验,针对我国青少年的具体体质健康状况,研制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青少年体育运动指导方案是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瓶颈的关键策略。重点开发强壮青少年骨骼与肌肉的运动指导方案是填补国内外研究差距,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丰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运动促进方法的主要途径。于少勇等(2011)认为以技能和体能提升为核心的大学体育教育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的规律,符合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李凯(2017)在运动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进展中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构成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循证体育学的科学研究设计,对青少年进行合理营养干预、科学运动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为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循证体育决策学方面的依据与建议,进而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张珂等(2006)通过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提出了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对技能动作学习方法的认识,要向学生提出技能学习方法这一概念,使学生深层认识技能学习的目的,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学法,在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方法、策略和提高学生技能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

综上所示,学生以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升是国家健康战略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和相关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以及面对目前大学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大学体育课程尽快寻找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突破口,确定以体质健康及运动技能为中心的新型体育教学方针才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盘。

三、合理设置体适能课程教学标准

(一)科学设置体适能课程教学内容

规定与自主相结合,构建“必学、限学、自选”三类内容体系。“必学”即教师在体适能课中必须要教学的内容。“限学”即教师在规定内容范围内可自行选择的教学内容。“自选”即教师可根据个人特色和学生特点而选择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师专项与学生特点,按照三类内容进行编制,并按照不同项目的学习特征,提出不同的课时分配,既体现必要的“规定性”,又给教师留有较大的“自主性”。(如表1所示)

表1 各项内容在不同水平的授课时数参考比重

(二)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田径、体操(不包括器械)、武术”主要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加强学生的体能水平(力量适能、心肺适能、柔韧适能、形体适能)以及运动能力,因此将这三类项目定为必学内容。“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项目作为限学内容,建议每个班级或教师选择两项球类运动进行主要教学,以此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能力,并以此技能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自选内容”根据学校的场地资源和教师资源进行制订,可选择游泳、健美操、功能训练、民族体育、新兴体育、素质拓展等项目,或是必学与限学内容的拓展,鼓励教师依据实情创建特色内容。鼓励教师以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为抓手,促进学校课外体育锻炼、业余训练等的发展,形成本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体,以运动技能为载体的课程特征

在体适能课程中,运动技能作为实现身体锻炼的重要载体。明确身体练习是主要学习内容,运动技能作为达成身体练习的辅助学习内容。本着“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的目的,本标准提出,应遵循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规律、身体体能增强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规定“体能”与“技能”作为两大主要教学目标,明确“体能锻炼”作为本课程最重要的目标,“技能”作为次要目标,“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则通过具体的显性内容予以落实。这样既使内容体系更加清晰、明确,也体现了课程的逻辑性与层次感,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体,以运动技能为载体的课程特征。

(四)明确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

内容标准就是明确要“教什么”,表现标准就是明确要“教到什么程度”。如果只有内容标准,而未明确相应“教到什么程度”的目标描述,本质上就是回避了评价的实施,还会因此导致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脱节。内容标准需要围绕“技术、体能、运用”三个角度来进行单元教学内容的编写,要打破传统课堂中以动作技能教学为主要目的的思维模式,明确动作技能可以作为学习目的,也可成为方法手段。在学生学会动作技能后,更要要求学生通过此动作技能来提高自身的体能发展水平、运用水平以及各类情感目标。“技术、体能、运动”三个视角为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摆脱了竞技体育的怪圈,引发新的体育教学思考。表现标准的重点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描写学生学习或练习某教学内容时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目标中要强调体能的练习水平、动作技能的学习水平以及运动技能的运用水平,从而明确教学的内容要素与评价指标。

(五)明确最低学习效果标准,为教师教学质量检测服务

体育教学长期以来的各种问题,与教师体育教学质量考评未完全纳入教师职称进阶评价有着重要的关联。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体育教学最低学习效果标准,特别是体能、技能、运用三个方面的学习效果, 这对于教师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行为表现的描述上,采用“至少能说出、能描述、能做出、能完成、能展示几种动作(或方法),以及展示出的某动作(或方法)要表现出怎样的状态”的编写模式,结合学生的认识特征,强调学习应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如在××游戏中、××活动中、××比赛中等)。学习标准重在技能表现中的“质性”描述与“方法”的掌握,而不是对距离、时间、次数等量化的唯一表达。这一描述上的变化,本质上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描写中要注重“方法”的教学,并为教师教学质量检测提供服务。

(六)建设体适能视频教学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建设体适能精品在线视频课程,要在视频课程中融合目前全球最流行的体适能教学方法与手段,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束缚,突破目前多数体育教学的局限,针对大学生体质测试及日常生活中的体能相关问题(如减脂瘦身与运动防护)给出相应的训练攻略。从体能的概念导入,递进到原理基础篇章,再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大学生多元化的体能问题,针对相应问题给出特定的解决方案,符合当代大学生锻炼的身心需求。视频课程的建设使得一线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指导教学时能“有据可依”“有本可循”,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才能促使学生学得更好”的方法层面,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并为学生形成性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四、积极优化学生考评机制

本纲要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健康状况调查、身体运动能力测试、设立训练期望值、线上App练习、视频课程学习、期末考试六个部分,符合“淡化期末,强化平时”教学评价标准。要强化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乐趣,同时“线上线下,两全其美”。形成性评价的制定,让学生的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可以激发学生自始至终的学习热情,保障教学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体适能课程学生评价标准

(一)课前健康状况调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课堂的练习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健康状况的了解极为必要。在组织教学之前我们会先给学生一封公开信,并请同学们回答10个有关自身体质健康的问题,以深入了解学生,科学地根据学生真实的情况实施教学活动,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二)身体运动能力测试

教师对学生参加干预前基础体适能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其内容为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及平衡性测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在干预结束后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身体运动能力测试内容

(三)设立训练的期望值

制订合理的科学的“运动处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要求,为学生制订科学的训练目标,这样才能使训练课程的计划和实施具备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灌输健康的运动理念,为改善学生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训练方式及训练目标设立长期或阶段性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数值或具体要求来体现。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练习质量与表现情况给予适当的加分或扣分,以此来激励与监督学生的课堂练习效果。

(四)线上App练习,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锻炼

合理利用手机运动App,强化学生学习的形成性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课外运动平台已经成功设置在“运动世界校园”这个手机App中,每个星期将根据教学计划定期发布跑步练习任务,要求学生每周在App平台上完成相关的跑步练习。在“运动世界校园”App运动平台中,可以记录学生的跑步距离、路线、时间、能量消耗等情况。教师可在App平台上监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评价学生线上练习的成绩。手机运动App,作为强化性教学评价的关键一步,将“课堂运动处方”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与有效时间的投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锻炼效果。

(五)视频课程学习,促进学生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体适能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能攻略”,已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与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上开放。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行安排时间进行视频课程的学习,通过视频课程学习可为他们的课外自主锻炼提供帮助,促进学生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最后平台也将记录学生在视频课程中的学习情况,以此来评定视频课程的学习成绩。

(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练习情况

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身体围度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综合评估学生的训练水平,以此来督促和激励学生持续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实现提升健康的目标。

五、积极优化教师考评机制

提出一堂体适能课程的基本要求,合格标准作为一堂体适能课程的底线,是日常大部分体育课教学应该做到的;优良标准供教师掌握和参考,除此之外,还有优秀课的其他因素需要教师去把握。(如表4所示)

表4 一堂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续 表

六、结 语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引领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育教学也经历着从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的过程。高校大学体育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锻炼身体和发展体能的主渠道,也必然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探索更为有效的课程实施方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说过:“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是国家的追求,是社会的追求,更是大学体育课堂追求。大学体育课必须积极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检测标准等方面进行教学变革,化挑战为机遇,探寻新的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体适能课程实施纲要的构建与实践正是一场关于体育教学的革命,从体育知识的传播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组织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学生从“逃课”到“淘课”的转变,也促发了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等现实需要,从而引发了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体适能课程实施纲要的构建与实践是改革传统体育教学弊端、契合时代特色和学生特点的一次教学改革,具有普遍的应用前景和探索价值。

猜你喜欢
标准技能运动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劳动技能up up!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画唇技能轻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