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折合并缺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影响

2019-12-02 09:29王丽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休克骨折症状

王丽梅

(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多发性骨折是创伤外科常见危急重症,因受到外力强烈撞击而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患者因大量失血和循环系统受到破坏造成多种器官出现功能性障碍,发生多种并发症[1]。其中以失血性休克最为常见和危重,因失血过多及循环功能障碍导致供血量骤减,累及全身多种脏器,具有伤情重、变化大、进展迅猛等特点,如果救治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到预后康复[2]。急救护理是救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成功的基础和保障,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折合并缺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影响,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多发性骨折合并缺血性休克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9.3±4.7)岁;从受伤到入院所用时间为20-115分钟,平均(42.7±12.2)分钟;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高空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3例,机器绞伤2例,其它原因4例;受伤部位:肩部骨折5处,肱骨骨折8处,肘部骨折6处,腕部骨折9处,脊椎骨折13处,骨盆骨折8处,髋部骨折4处,股骨干骨折22处,膝部骨折11处,胫腓骨骨折18处,踝及跟骨骨折11处;共计115处骨折,其中最少2处骨折,最多7处骨折,平均每例为2.56%处骨折;入院时血压为0的7例,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9例,合并胸部损伤、血气胸7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合并泌尿生殖器损伤4例,合并脂肪栓塞3例;轻度休克12例,中度休克25例,重度休克8例。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39.3±4.7)岁;从受伤到入院所用时间为20-115分钟,平均(42.9±12.6)分钟;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高空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绞伤2例,其它原因3例;受伤部位:肩部骨折4处,肱骨骨折9处,肘部骨折7处,腕部骨折8处,脊椎骨折13处,骨盆骨折9处,髋部骨折5处,股骨干骨折21处,膝部骨折12处,胫腓骨骨折19处,踝及跟骨骨折12处;共计118处骨折,其中最少2处骨折,最多8处骨折,平均每例为2.62%处骨折;入院时血压为0的6例,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8例,合并胸部损伤、血气胸9例,合并颅脑损伤5例,合并泌尿生殖器损伤3例,合并脂肪栓塞2例;轻度休克11例,中度休克26例,重度休克8例。2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实施补液、补血、纠正休克、吸氧、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急诊手术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发展变化情况。准备好相关急救器械、用品和药物。密切观察患肢、患处血液循环和皮肤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意识恢复正常后,护理人员积极与其沟通交流,使用温和平静的话语告知其所受到的创伤,经过救治后目前身体状况。鼓励患者勇敢面对所遭遇到的不幸,消除突然伤害在内心深处留下的惊恐紧张感和焦躁不安的心理压力。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全面评估,查明受伤部位、性质和严重程度,评估失血量和休克等级,制定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护理预案。(2)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体温、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是否存在血压持续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四肢冰冷等内脏活动性出血症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照医嘱及时补液、输血、给药治疗,快速纠正休克症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缓解临床症状,平稳生命体征。(3)立即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患者取仰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如果存在舌后坠现象,使用舌钳将舌夹出,避免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及时给予吸氧治疗,供氧浓度为40%左右,氧流量为6-8mL/min,必要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供氧不足状况。(4)对于已经发现的开放性创面及时进行清创缝合、包扎止血,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果存在大血管破裂,先采用止血钳夹住血管止血,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清创缝合治疗。(5)尽量减少患者的挪移,所有检查宜在病床边进行,避免对患者造成2次伤害。及时包扎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发生再移位,避免进一步损伤,同时可减轻疼痛感。(6)做好眼睛、口腔、鼻腔和皮肤护理,定期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擦拭分泌物,对于破损皮肤进行清洗消毒,防止发生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湿润度,缺血性休克患者多有四肢厥冷、畏寒发抖现象,可采取加盖棉被、升高室温等保暖措施,维持恒定体温。(7)对于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患者定期给予翻身,变换体位卧姿,清洗、按摩长时间受到压迫的皮肤,定期更换床单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出现压疮。(8)做好输液、引流、吸氧、导尿等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密切观察各种管道的运行状态,防止发生滑脱、扭曲、打折等现象,定期进行维护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防止发生感染。

3 观察指标[4-7]:(1)救治所用时间,包括: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抢救时间等。(2)救治休克症状效果,包括:好转、稳定和恶化。(3)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栓形成、器官损伤和感染等。(4)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4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2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救治所需时间:观察组患者救治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 2组救治所用时间比较

5.2 2组患者救治休克症状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救治休克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050,P=0.044<0.05),统计结果详见表2。

表2 2组救治休克症状效果比较(n,%)

5.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075,P=0.024<0.05),统计结果详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5.4 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7.200,P=0.007<0.05),统计结果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n,%)

讨 论

多发性骨折患者因失血过多,导致全身多种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造成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8]。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循环系统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既使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是对预后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休克症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9]。急诊护理是救治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更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是以人文关怀为服务宗旨,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预案,采取整体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救治时间,确保救治获得成功[10]。在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配合,接诊、抢救、治疗和后期等各个阶段的护理工作紧密衔接,有条不紊地实施救治护理,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时间内纠正休克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取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救治所用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抢救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休克症状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综上所述,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模式,在多发性骨折合并缺血性休克的救治中,对于纠正休克症状、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休克骨折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