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开创北京香山论坛外宣新格局

2019-12-05 07:25芦其国
国防 2019年12期
关键词:香山防务

邢 扬 芦其国

内容提要:北京香山论坛,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平等参与、理性对话、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平台,成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端安全对话平台。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外媒关注度再创新高,但也有少数外媒在报道中歪曲我战略意图,刻意制造“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言论,显示出论坛外宣工作当前面临的复杂环境与诸多挑战,亟须加强海外舆情分析引导,推进建设论坛外宣新格局。

北京香山论坛,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平等参与、理性对话、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平台,成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端安全对话平台。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于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习近平主席在向论坛贺信中指出,面对复杂的安全威胁,各国要紧密团结起来,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推动构建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安全架构,更好促进亚太地区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论坛举办期间,海内外各类媒体共播发有关资讯11000余篇(条、幅),各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媒介平台播发、转载相关信息约45.1万篇(条、幅),单条新闻覆盖率最高达7.2亿人次,形成“井喷”态势。就海外媒体报道情况而言,综合10月18日至27日信息,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网络、媒体及智库相关报道的监测分析,本届论坛海外舆情体现出影响日益扩大、亚太关注度高、美国发文量大、正面倾向为主的特征,突显北京香山论坛在新时代我国对外军事合作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少数海外媒体在报道中歪曲我战略意图,刻意制造“中国威胁论”等错误或攻击性言论,我国军事外宣工作面临着比较复杂的环境和重重挑战,亟须加强对海外舆情分析引导,推进建设论坛外宣新格局。

一、本届论坛海外媒体报道概况

(一)外媒报道量再创新高,论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共有76个官方代表团、23国国防部长、6国军队总长(国防军司令)、8个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和各国观察员等1300余名嘉宾出席,官团代表为历届最高,引起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相较于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召开前后10天内725条的海外关注量,本届论坛同期海外报道量相对增长1495条,提升十分显著。随着嘉宾级别越来越高、人员规模不断增大、参与国家愈加广泛,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足以媲美香格里拉对话会、慕尼黑安全会议等知名国际军事交流活动。

(二)亚太关注度较高,彰显论坛在该区域的广泛传播与认同

在监测期内,共有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49国340家媒体,相继对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进行了报道,报道总量为2220条。其中,俄罗斯媒体对论坛的关注度最高,相关信息量达868条;其次为美国媒体,相关信息量达664条;随后为英国媒体,报道量为105条。除此之外,日本(82条)、越南(81条)、新加坡(69条)、韩国(53条)、印度(50条)、加拿大(48条)等亚太地区国家媒体关注度亦相对较高;德国(15条)、法国(4条)等西欧国家媒体关注度则相对较低。可见,论坛在亚太地区极具影响,也表明我军事理念在该区域广泛传播、广受认同。

(三)美国发文量大且辐射范围广,表明美国对中国给予高度的关注

在国外340家媒体中,按照国别分析,美国参与传播或报道的媒体量最多,前20位中占据7位,且占据前3位的媒体均为美国新闻媒体:首先,新闻网站雅虎新闻(Yahoo)的相关报道量最高,为159条;其次,新闻分发网站EIN Newsdesk,报道量为53条;第三,门户网站CompuServe,相关报道量为45条。总之,该论坛在美国的传播辐射范围较广,表明美国持续高度关注我国安全与防务活动情况,并在开展相关动向和对策研究。

二、海外媒体报道态度倾向分析

整体上,在各国对论坛相关报道中,态度以正面为主,但也存在对我战略意图的恶意评价,体现出当前论坛外宣工作的复杂外部环境和诸多挑战,这与我军事外宣及国家外宣工作境况极为相似。

(一)正面报道积极宣扬论坛宗旨及意义

北京香山论坛,坚持“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理念,致力于集聚智慧、扩大共识、增进互信,已经得到与会各国官员的广泛认同,官方代表团调查问卷好评率达到87.5%以上,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海外媒体对论坛也有诸多正面积极报道,如俄罗斯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转发《环球时报》文章《中俄可以共同维持地区稳定》(China, Russia can jointly stabilize region),主要内容为俄罗斯学者Alexander Lukin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谈话,其中谈到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较大的国家,需要就建立这样一个系统进行对话和讨论,并且需要相互理解,因此像“北京香山论坛”这样的论坛非常重要。俄罗斯inoSMI网站,引用对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少将的采访,认为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和解并不意味着与中国的对抗。美国Global Security转载《环球时报》文章,正面强调中国军方始终是和平与正义的力量。印度《商业标准报》刊发的文章《北京香山论坛:亚洲安全秩序的重组?》指出,论坛可以通过促进对话与合作,在亚洲安全秩序的重组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中性报道客观传播论坛信息

中性报道则主要为叙述性报道,客观呈现了各方代表的发言。例如,伊朗媒体Far News发布报道《伊朗派军事代表团参加北京“香山论坛”》(Iran Sends Military Delegation to Beijing Xiangshan Forum),是典型中性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媒体对论坛召开及相关言论的介绍和传播,总体上是客观的、可信的。如,中国香港《南华早报》对香港局势表示担忧,预测美国代表将面对北京在香港问题、南中国海“挑衅”等方面的谴责;英国路透社关注了朝鲜局势,报道了朝鲜表示美国和韩国必须提出新的冲突解决方案。我们认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无论从何种角度,只要客观报道论坛信息,都是有益且应予以肯定的。

(三)负面报道恶意歪曲我意图和立场

与以上报道相比,负面报道主要关注“台湾”“香港”“南中国海”等敏感问题,观点更为极端、无理,甚至是恶意曲解抵制我观点、意图和立场,营造“煽动民族主义”“中国敌视美国”“威胁世界和平”等敌对氛围。例如,路透社文章《中国国防部长表示解决“台湾问题”是国家优先事项》被大量转载,其中“德国之声”将其标题转变为《中国防长对台强硬表态,台陆委会回呛“妄想”》,文中提及台湾陆委会的表态,称中共……激发中国大陆内部民族主义与仇台情绪;美国某反华电台,援引曾任教国内某知名大学讲师的采访,将我国防部长演讲歪曲为“煽动民族情绪”;印度亚洲通讯社认为,我国防部长在演讲中对美国发动了含蓄攻击。这些报道企图以假乱真,令受众真假难辨,对外造成极坏的舆论环境,影响了我外宣工作成效和对外形象。

三、加强北京香山论坛外宣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的看来,本届论坛海外舆情整体向好,体现了论坛领导机关坚强有力、主题议题设置合理、组织筹备前瞻细致。但在高奏凯歌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外媒报道中透露出的不和谐声音,以及军事国际传播理念差异、话语能力较弱、意识形态斗争激烈、中美贸易战关注度高等诸多因素。结合国际环境和论坛舆情,做好论坛外宣工作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提升我方出席官员级别,阐释中国态度

高级别政治领袖参加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往往能吸引高级别的出席嘉宾和大流量的海内外报道,尤其在安全与防务领域,这在慕尼黑安全会议、香格里拉对话会及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高端防务交流活动中已得到有力印证。在本届论坛召开期间,两次外媒报道的高峰正好分别出现在国务委员、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宣读习主席贺信并作主旨发言,及外交部乐玉成副部长发表演说两个重大节点上,彰显高级别领导人出席对论坛的深刻影响。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应进一步提升我方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北京香山论坛的级别,努力建立顶级的国际安全与防务合作交流平台,以便更好、更广泛、更深刻地阐释中国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聚焦国际安全问题矛盾点、敏感点,增强军事话语权

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论坛应淡化意识形态差异,聚焦国际社会对国际安全防务领域的热点难点、矛盾点、敏感点等问题,着力提升论坛议题内容质量和话语能力。挖掘国际社会发展所需要和追求的多边主义、全球化等价值理念,尊重不同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包容的基础上提出兼顾中国特色、广泛代表性和地域特征的国际话语体系,进一步充实丰富论坛的政治内涵和学术内容。突出合作对话安全理念的文化内涵,对“中国威胁论”等不良国际论调和舆论,借助论坛及相关平台,直面问题挑战,有理有据地回应和反驳,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军事话语能力。

(三)创新传播内容、渠道和形式,增强对外宣传效果

当前,国内外两个舆论场并立的情况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创新传播的内容、渠道和形式,使论坛外宣工作的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加强德国、日本、美国等某些媒体及负面倾向较重国家的针对性、国别性宣传,创新适应当地文化和防务环境特征的对外传播话语范式,关注安全和发展的个体叙事,全面展示出真实的国际安全防务平台形象。借力境外平台和境外话语代言人,吸纳驻外媒体作为传播防务安全政策和交流文化的合作伙伴,重视与驻外国际安全专家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强化网络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使我安全理念、军事战略和军队故事对外宣传“入脑入心”,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当下流行的传播方式,增进话语的丰富性。

(四)开展防务智库等国际合作,走开国际化发展新路子

论坛应充分借助军事科学院等各方力量,广泛开展国际学术技术合作交流,全面提升论坛的学术水平、政策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加强防务智库、军事文化机构、军事媒体等合作交流,提高北京香山论坛的国际化水平和政策学术水准,如随论坛召开的首届“中国—东盟防务智库交流”活动,是积极有益的尝试。推进“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要“走出去”传播新型防务安全理念和宣示政策立场,也要将国际安全防务学者“请进来”,培养一批知华亲华的专家学者。探索与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香格里拉对话会等深度对接交流,共同建立国际安全与防务合作交流共同体。

猜你喜欢
香山防务
北京香山
缤纷四季在香山
游香山
全球防务开支连续7年上涨
香山名字的由来
香山红叶
欧盟推出“史无前例”的防务计划
香山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