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2019-12-06 12:57雷晓霞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多发病房性早搏窦性心

雷晓霞

(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附属张掖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心电图室,甘肃张掖 734000)

心律失常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群。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临床上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率亦不断上升,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水平均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心电图检查可对患者的心脏病变情况进行明确检测。相关研究[1]表明,中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发生率可受患者的年龄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特征,现将研究的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84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段,将这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68岁-75岁,平均年龄为(71.4±3.7)岁;其中,合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有17例,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4例,合并患有高血脂的患者有11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76岁-85岁,平均年龄为(79.1±2.9)岁;其中,合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有13例,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6例,合并患有高血脂的患者有13例。

两组的合并资料、性别比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应用北京麦迪科斯公司生产的心电图检测仪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并对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进行记录。根据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病情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年龄段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和病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文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对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则应用P<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同年龄段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对比 根据检查结果可得知,在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心律失常,该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5.2%(19/42);在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心律失常,该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8.1%(37/42)。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病因的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病因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多发病因主要为房性早搏和窦性心动过缓,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多发病因以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为主;两组患者均合并伴有2种及以上的心律失常病因。详见表1。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老年患者的高发性疾病,该病可对患者的心脏基础功能和组织结构带来一定的病理性改变[2]。心律失常患者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易导致其出现心功能代谢失衡的情况,进而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诊断和检查方法为心电图检查[3]。心电图检查可对患者的心脏组织的电学活动情况进行探查,其可为心脏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价值较高的参考依据,该检查方法具有检查方式简单、准确度较高、无创等优势[4]。根据本次研究可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多发病因主要为房性早搏和窦性心动过缓,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多发病因以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为主。可见,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率与年龄因素具有相关性,其病因多为早搏和窦性心动过缓。

综上所述,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率可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心电图检查对于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病情确诊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多发病房性早搏窦性心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伴多发基础疾病老年急性胆囊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建立应用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母猪秋季多发病的诊疗与管理
思辨明理,诊疗“多发病”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