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性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2019-12-06 12:57李梅珍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胸痛冠脉心电图

李梅珍

(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广东肇庆 526040)

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心电图特征,可将其分为ST段抬高性(STEMI)与非ST段抬高性(NSTEMI)心肌梗死。大量临床研究[1,2]表明,二者之间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等不甚相同,其治疗也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分析STEMI与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从而为临床确诊心肌梗死提供相应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电图ST段有无抬高分为A组(抬高)45例,B组(非抬高)53例。其中,A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8岁-67岁,平均年龄(58.6±7.4)岁;B组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45岁-67岁,平均年龄(57.7±7.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3]中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入ICU接受治疗,立即进行24 h心电监护,当日入院者每隔6 h记录一次心电图,之后每日记录1次,严密监测患者胸痛和心律失常等症状。于患者入院10 d后应用Judkins法[4]行冠状动脉造影,利用多角度投照,辨别其冠脉狭窄程度(以管腔狭窄≥50%计为血管病变)。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病史、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所示,B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更多;心律失常和持续性胸痛更少;且A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B组冠脉病变多存在侧支,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间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n(%)]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所引起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主要分为STEMI和NSTEMI两种心肌梗死。有研究[5]显示,NSTEMI患者心电图表现常不典型,临床特异性不明显,且治疗较为复杂,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延缓病情发展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理论认为,STEMI和NSTEM都是因为斑块破裂继发血栓所形成,但是现代理论发现,STEMI患者形成的血栓(以纤维蛋白为主)和NSTEM患者形成的血栓(以小型白色血栓为主)不尽相同。纤维蛋白类血栓会导致患者冠状动脉出现急性完全闭塞,从而引起心肌细胞透壁性损害;而小型白色血栓会导致患者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次全闭塞,使心肌内部微小动脉出现堵塞症状,因此STEMI患者较NSTEM心肌坏死症状轻。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B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更多;心律失常和持续性胸痛更少(P<0.05);且A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B组冠脉病变多存在侧支,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可以有效控制其死亡率。这证明临床可以通过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冠脉造影等结果对STEMI和NSTEM进行区分。

综上所述,STEMI和NSTEM患者在临床特征上差异明显,临床可据此进行鉴别,以便尽快确诊,及时治疗,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猜你喜欢
胸痛冠脉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6》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