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的检测结果研究

2019-12-06 12:57张绮丽陈述文吴祉其周雁英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抗酸时间段涂片

张绮丽,陈述文,吴祉其,周雁英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0)

肺结核,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肺部感染结核菌诱发的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此外,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以及消瘦等。值得注意的是,临床针对疑似肺结核患者,需加强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1]。鉴于此,本课题重点分析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的检测结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入选的90例肺结核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均知情同意签署相关诊疗同意书;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分布在23岁-71岁,年龄均值为(42.8±2.3)岁。此外,排除不愿积极配合此次实验者。

1.2 方法 本次90例肺结核患者一共选取90份痰标本,分别于三个时间段检测,即:(1)即时痰检测,就诊时深呼吸后咳出的痰液,即时进行检测;(2)清晨检测,患者晨起即时用清水涑口后,咳出的第二口、第三口痰液,然后作为痰标本进行检测;(3)夜间检测,送痰前1 d,患者夜间咳出的痰液作为标本,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采取直接厚涂片姜-尼氏染色方法对痰菌进行检测;分三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检测(如上);如果第一次检测无阳性,则继续检测,检测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如果患者的痰标本留取有困难,或患者无痰液,则给予高深氯化钠超声进行雾化吸入处理,然后把痰液留取20 mL-40 mL,及时送检;经离心处理后,把沉渣进行抽取,然后进行痰涂片检测。检测工作结束后,比较三个时间段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的阳性率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三个不同时间段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的检测阳性率情况对比

2 结果

在阳性检出率方面,即时痰为5.56%、清晨为44.44%、夜间为50.00%; 清晨、夜间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即时痰(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对于抗酸杆菌来说,为肺结核患者本体携带的一种存在传染性的病菌;通常存于坏死组织当中,患者容易从痰液把抗酸杆菌带到空气当中,所以于痰液当中检测出一定的抗酸杆菌[2]。因此,在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工作中,会对抗酸杆菌检测的结果作为一大科学、客观的评判依据。

相关学者经研究发现,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发现清晨痰检测阳性率为57.14%,夜间痰检测阳性率为28.57%,即时痰检测阳性率最低为14.26%;研究结果表明,清晨痰液的阳性标本明显更高,表明肺结核患者晨间及夜间的排菌量更高;这与此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3,4]。

此次研究,对90例肺结核患者的90份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抗酸杆菌检测,结果显示:在阳性检出率方面,即时痰为5.56%,清晨为44.44%,夜间为50.00%; 清晨、夜间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即时痰。

综上所述:针对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清晨、夜间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即时检测;因此,需侧重清晨、夜间痰作为痰检验标本,以此使误诊及漏诊率得到有效降低。此外,需注重检测操作技术的掌握,确保检测阳性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抗酸时间段涂片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