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2019-12-06 12:57杨耀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波糖阿卡胰岛素

杨耀平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中心卫生院,广东广州 510940)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0%左右,为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引发的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肥胖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患者发病后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疲乏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一系列慢性并发症,遍及全身重要器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2型DM应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旨在观察其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选取2型DM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37岁-71岁,平均(53.41±11.96)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5岁-73岁,平均(53.45±11.92)岁。两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生产厂家: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797;规格:0.25 g)治疗,0.5 g/次,2次/d,持续服用1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生产厂家: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202;规格:50 mg)治疗,初始剂量50 mg/次,3次/d,持续用药3天后调整剂量为100 mg/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 19.0,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指标水平分析 两组治疗前的FPG、2hP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14.29%,与对照组11.43%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2型DM为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若机体长时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生物作用损伤,可导致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对其肾、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系统造成慢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指标水平差异(Mean±SD)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目前临床对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二甲双胍为临床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其对葡萄糖的利用度,对肝糖原生成进行抑制,减少肝糖输出量,发挥降糖作用[2]。但单用二甲双胍临床治疗效果有限,且长时间应用可引发乳酸酸中毒,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多联合用药,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阿卡波糖为一种生物合成的假性四糖,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和α-葡萄糖苷酶进行结合,对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抑制,促使分解制造葡萄糖的速度减慢,进而减少血液中葡萄糖含量[3]。此外阿卡波糖还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可有效控制患者饭后血糖异常现象,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胰岛敏感性。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具有协同作用,将其联合用于2型DM患者中可增强疗效,提升患者胰岛素水平,增强胰岛功能,提高降糖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提示两种药物联合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入阿卡波糖治疗不会过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也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波糖阿卡胰岛素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冬天来了!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效果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