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和CT技术对鼻咽癌T分期中的诊断效果对比

2019-12-06 12:57区锦威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鼻咽斜坡鼻咽癌

区锦威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0)

临床上较为常见鼻咽癌患者,属于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可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分析得出,目前临床上诊疗鼻咽癌的进步较大,但是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依然容易复发,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鼻咽癌患者术前准备的分期[1],进行了相应研讨,有助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有助于判定患者预后。分析得出,利用X线诊断鼻咽癌患者,诊断要求不能获得有效满足,因此临床上提出了MRI和CT技术,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组实验中入组48例患者,研究课题是分析鼻咽癌T分期中运用MRI和CT技术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选择48例鼻咽癌患者,时间2018年7月-2019年6月,确诊办法是病理学检查,男女比例是28:20,年龄分布是26岁-71岁,中位年龄是52.5岁,低分化癌、未分化癌及泡状细胞癌分别是24例、2例、2例。

1.2 方法 分别开展MRI和CT技术,所得结果分别纳入A组及B组。

A组:告知患者保持平稳呼吸,利用GE 1.5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为患者开展相应诊断,对于患者头颈部来说,应使用专用8通道相控阵线圈,自患者头顶开始,至患者锁骨头下缘下2 cm,为患者实施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钆喷酸葡胺,剂量0.1 mmol/kg,层厚、层间距、翻转角度分别设定为6 mm、1 mm、90°,在ACD图上找出受累椎前肌、原发病灶、斜坡相应位置,测量ACD值,取平均值。

B组:利用GE16层螺旋CT扫描机为患者开展常规扫描,增强扫描选择冠状位及颅底轴位,自患者中脑起,至患者第六脊椎下缘止。

检查后1周内,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获得病理结果[2]。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计算数据过程中使用SPSS 19.0软件,统计学差异存在表示为P<0.05。

2 结果

两组诊断结果在T2、T3分期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诊断结果在T1、T4分期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更高(P<0.05);A组鼻咽壁、椎前肌的ACD值明显更低,斜坡的ACD值明显更高,对比正常组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鼻咽壁、椎前肌、斜坡的ACD值分别是(0.752±0.024)mm2/s、(0.768±0.074)mm2/s、(0.761±0.088)mm2/s,正常组织中,鼻咽壁、椎前肌、斜坡的ACD值分别是(0.995±0.097)mm2/s、(0.991±0.171)mm2/s、(0.555±0.021)mm2/s(t=16.848、8.291、15.775,P<0.05)。

表1 两组诊断结果对比(n=48)[n(%)]

3 讨论

在恶性肿瘤中常见鼻咽癌患者,随着临床上对于诊断技术研究的加深,鼻咽癌检出率逐年增加。分析得出,由于鼻咽部位置较深,运用影像学检查,可发挥辅助诊断作用,可评估患者病变情况,常用CT及MRI[3]。

CT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可对病灶组织代谢情况、生化变化及周围骨结构破坏情况进行清楚反映。MRI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较为先进,组织分辨率较高,具有多方位成像能力及优越的软组织分辨率,临床特点还包括多平面断层、薄层及动态增强扫描,可对患者鼻咽部具体解剖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对比CT,患者软组织浸润肿瘤边界更加容易确定,可用于放射治疗病灶部位准确定位及放疗后脑损伤评价中,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临床实践得出,鼻咽癌T分期中运用MRI技术,可行性较高,可对原发瘤及其邻近受累结构进行很好的显示,临床参考意义较大。

本组实验结果得出:在T1、T4分期方面,两组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对比正常组织,A组鼻咽壁、椎前肌的ACD值明显更低,斜坡的ACD值明显更高。

综合以上数据及结论得出,鼻咽癌T分期中运用MRI技术的诊断效果更加理想,明显优于CT,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鼻咽斜坡鼻咽癌
信仰的“斜坡”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不同方式鼻咽部活检术诊断鼻咽癌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