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熨烫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效果

2019-12-06 12:57李柱兰蓝小玲谢秀萍陈树娣黄思怡罗颖黄晓珊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药袋膝骨性骨性

李柱兰,蓝小玲,谢秀萍,陈树娣,黄思怡,罗颖,黄晓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广州 510700)

膝骨性关节炎为临床多发病,其主要是由于人体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病变以及关节骨质增生所致,而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呈老龄化趋势,进而导致我国膝骨性关节炎人群不断增加,其发病率约为8.5%,若治疗不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通常以对症治疗方式为主,但尚未明确规范治疗方案。而我国中医学对于治疗该疾病具有独特优势,能够促进蛋白多糖和软骨局部胶原的合成,同时能够对其降解产生抑制[2]。本文通过对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各项情况比较,分析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7年6月-2018年8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40岁-70岁,平均为(55.43±1.12)岁。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41岁-70岁,平均为(55.78±1.94)岁。

两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温针灸治疗,具体内容 ①中药汤剂治疗的药方选择为加味当归四逆汤,药方组成为细辛3 g、大枣8枚、桂枝15 g、当归20 g、通草10 g、芍药15 g、五加皮105 g、补骨脂20 g、薏苡仁15 g、红花5 g、灸甘草10 g、怀牛膝20 g,上述药方均用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 mL,于餐后半小时服用。②温针灸治疗:穴位选择为内外膝眼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阿是穴、梁丘穴,单膝患病取单侧、双膝取双侧[3]。首先取患者平卧位,将其患膝充分暴露,给予常规消毒后,选择不锈钢毫针直刺上述穴位(0.3 mm×50 mm),以局部得气为宜,针刺完毕后将长度为2 cm的艾条点燃套在上述穴位的针柄上,以不烫伤患者皮肤的适宜温度为1壮,每穴2壮,每日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熨烫辅助治疗,药方组成为川芎20 g、羌活20 g、川乌20 g、香附20 g、海风藤20 g、独活20 g、小茴香20 g、陈艾20 g、透骨草20 g、鸡血藤20 g,将其上述药方与少许白醋或白酒进行搅拌后置于锅内,采用用温水炒后装入布袋内,采用大毛巾保温[4]。在患处涂抹少量凡士林,并将药袋置于相应穴位或患处,用力均匀,回旋运转或来回推熨,力度从轻到重、速度从快到慢,根据药袋温度决定,直至药袋温度降低后,更换药袋,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药熨过程中需对患者局部皮肤的颜色进行观察,并询问其温度情况,避免发生烫伤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Mean±SD,分)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Mean±SD,分)

1.3 观察指标 对比和分析组间(观察组、对照组)指标:治疗效果、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涉及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以P<0.05作为是否存在差异性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VAS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9.65±1.23)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在我国中医学中,膝骨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筋骨失荣、气血亏损以及夹杂风寒湿邪的入侵所致筋脉失和、关节痹阻、气滞血瘀,进而出现活动行走不利、关节疼痛[5]。

本研究中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具有活血祛湿止痛、温经散寒通络的目的。后采用中药熨烫辅助治疗,能够使其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代谢,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热熨不仅能够使人体肌肉痉挛得到缓解,同时能够促进瘀血和炎症的吸收,药物热熨还能促进药物局部吸收,直达病灶,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6]。同时与温针灸配合治疗,选择内外膝眼、阿是穴,具有柔筋止痛、疏通气血的作用;梁丘穴则具有调和气血的功效;阳陵泉穴作为筋会,而膝为筋之府,取该穴针灸能够治疗膝病;足三里作为足阳明经之合穴,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上述穴位与灸法配合应用,具有艾灸和针灸的双重作用,具有止痛、消肿的效果,同时能够使其关节功能得到改善,促进病损关节形态早期恢复,符合中医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7]。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VAS评分相比较,观察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膝骨性关节炎疼痛以中药熨烫辅助治疗,疗效可观,且能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药袋膝骨性骨性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养生泡酒料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养生泡酒料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黄瓜除湿汤
蒙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42例临床研究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半自动摆药模式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