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分析

2019-12-06 12:57钟远方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臂丛锁骨B超

钟远方

(东莞康华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 523000)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关系到手术是否顺利,同时也关系到术后身体的恢复。B超引导下进行精确的神经阻滞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对机体生理的影响较大,不良反应更少[1-3]。本研究以6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评价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42.13±2.58)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42.18±2.62)岁。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开放外周静脉,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双手自然摆放在身体两侧。

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单纯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将B超探头放置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从锁骨上方开始,逐渐向乳突方向行纵向扫描,缓慢向上移动探头。确定第4颈椎横突尖端后,在前中斜角肌间隙可见类圆形低回声呈束状排列的臂丛的上、中、下干,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到达神经干回抽无血后注射10 mL 0.75%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764,75 mg/10 mL)+10 mL生理盐水,5 mL 2%利多卡因(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668,5 mL:0.1 g)+5 mL生理盐水。

观察组行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同样行臂丛神经阻滞,并在B超引导下行颈浅丛神经阻滞,将探头横向倾斜置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大致平环状软骨上极水平可见颈浅丛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部,经探头外侧进针至此处筋膜间隙缓慢注射5 mL 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

1.3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4-6]:优:患者完全无痛,且术中无需辅助镇痛药物;良:切皮时无痛但术中牵拉时有疼痛感,需要少量药物辅助镇痛;差:手术野阻滞不完全,借助镇痛药物仍无法完成手术,需改变麻醉方式。麻醉优良率=(优+良)/n×100%。

观察指标:(1)计量指标:①统计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②对两组患者麻醉即刻10 min、用药后10 min、用药后1 h、手术结束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2)计数指标:汇总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计算后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涉及的各项资料及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用统计学软件中的t检验和卡方检验计量指标、计数指标,并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率(%)以表示计量及计数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 经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0 min、用药后1 h、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优势,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阻滞完善时间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阻滞完善时间为(14.56±2.36)min,对照组为(20.51±2.42)min,有显著差异(t=12.446,P=0.000)。

2.4 两组患者的麻醉安全性比较分析 经比较麻醉的安全性,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麻醉方式的选择关系到手术疗效,也关系到预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麻醉方式,对全身的生理机能干扰性相对较小,是上肢手术、肩部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7-9]。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选择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麻醉优良率更高,患者用药后10 min、用药后1 h、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更稳定,阻滞完善时间更短,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此种麻醉方式不仅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B超引导可以为穿刺提供实时影像,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并且,神经阻滞麻醉的术中管理相对较为简单,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10-1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

表2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Mean±SD)

表3 两组患者的麻醉安全性比较分析

综上,在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中选择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阻滞完善时间更短,麻醉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臂丛锁骨B超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呵护锁骨皮肤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