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颅内压监测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19-12-06 12:57孔权陈大琪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甘露醇监护血肿

孔权,陈大琪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 511300)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临床上常常使用手术干预以及脱水剂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血肿、脑血肿等各种情况,进而造成颅内压改变[1]。颅内压监测是对患者颅内压动态进行变化进行了解的一种监测方式,适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动态变化监测。颅内压监测需要将颅内压探头放置到患者的颅内,然后对颅内压动态变化进行客观准确迅速的反映,最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判断患者病情预后的目的[2]。我们进行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监测效果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治疗的5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探讨颅内压监测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必须要针对患者的甘露醇使用次数、重症监护时间和预后效果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在数据分析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判断患者的基本资料是否对最终的研究产生影响,男性患者占60%,女性患者占40%,年龄最小的38岁,年龄最大的69岁。通过与最终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患者的基本资料与研究结果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

1.2 治疗方法 参加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对颅内血肿进行清除,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有一半的人数进行颅内压监测,有一半的人数不进行颅内压监测。需要进行流量监测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当中就需要先将颅内压监测探头进行安置,然后使用配套的颅内压监测仪进行动态监测颅内压,一旦发现患者的瞳孔神态以及病情发生变化,则需要马上进行头颅CT检查,然后根据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进行了仔细的数据分析,并使用了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 19.0。P<0.05为差异明显。

表1 两组对甘露醇使用、监护室监护时间、预后的比较(Mean±SD)

2 结果

在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中,进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使用甘露醇的次数比较少,使用颅内压监测的患者,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在17天左右,未使用颅内压监测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在42天左右。从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使用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也明显比未使用颅内压监测的患者良好。见表1。

3 讨论

在19世纪后期,在医学领域已经可以使用腰椎穿刺的方式对患者的颅内要进行测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压监测技术成为了急性颅内损伤治疗的重要内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因为继发性损害或者血肿本身占位等各种原因,会导致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出现,如果医院不能制定有效的方式对患者的颅内压增高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患者的脑功能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引起死亡现象。从目前的医学技术所达到的高度来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手术干预,而最有效的预后治疗策略就是积极地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控制,避免再次出血引起继发性损伤[3]。所以大部分医院都会使用甘露醇脱水的方式,虽然该药物能够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次性大量的使用甘露醇药物,就会引起患者肾功能出现损伤或者电解质紊乱等各种并发症。患有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监护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除了需要给予患者提供血压控制、呼吸道畅通护理等各项操作之外,还需要重点对患者的高颅内压进行监测以及处理。颅内压监测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瞳孔和神智,但是在临床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颅内压监测的过程进行控制,监测的过程必须要结合医护人员的个人经验来进行操作。通过对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患有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能够在早期对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进行发现,然后使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操作。

猜你喜欢
甘露醇监护血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