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12-06 12:57吴翠娜赵宇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房人性化心肌梗死

吴翠娜,赵宇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东广州 510030)

心肌梗死在临床中属常见性心内科疾病,导致该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患者长时间心肌缺血所致[1],心肌梗死患者中,老年人病发率较高,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发热等,病情严重患者可产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等严重并发症[2],该疾病具有病发率高,病情急、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该疾病认知度较差,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其康复[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相应护理手段对患者实施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选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代表,入选患者病情为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将入选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患者2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年龄(67.31±2.08)岁,梗死部位与例数分别为:正后壁6例,前侧壁4例,前间壁3例,下壁7例;参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61岁,平均年龄(66.46±1.15)岁,梗死部位与例数分别为:正后壁5例,前侧壁6例,前间壁4例,下壁5例。将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各项信息实施比较发现,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其进行以下比较。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基础护理,即:按照医嘱叮嘱患者按时服药,为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相关知识,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指标,定期对病房消毒等。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人性化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对病房温湿度进行适中性调节,并保证病房良好通风性,保证病房安静,降低环境因素为患者带来不良心理情绪,同时,在病房中可放置绿色植物,降低患者陌生感,使患者处于舒适病房环境。②人性化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告知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将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同时会使其血压增高,诱发其他并发症,对其康复具有一定影响,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详细且专业的解答,同时,为其列举相关成功案例,进而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家属应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家庭温暖,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③人性化疼痛护理:患者在发病与治疗过程中,胸痛感较为严重,此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讲解疼痛原因,使患者放松心态,当患者疼痛感超强时,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适当给予其镇痛药物,同时,可利用音乐、视频、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④人性化运动护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其制定运动计划,一般来说,该疾病患者运用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走、打太极、做早操等,告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运动,并身边要有家属陪同,不可进行强度较大或过量运动,防止机体组织受到损伤。⑤人性化生活护理:告知患者在饮食过程中,要注意多食用维生素含量较高与粗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脂肪高食物,进而提升患者肠胃蠕动功能,并要严格控制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表1 组间患者比较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Mean±SD)

1.3 观察指标 利用SAS与SDS评分表对组间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AS评分表中,51分以上表示存在焦虑情况,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SDS评分表中,53分以上表示存在抑郁情况,分数越低说明抑郁情况越轻。同时,利用本院自制调研问卷对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实施调研,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两项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31±8.56)分,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16±11.24)分,经统计比较得知,其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在患病后,除身体受到伤害外,对其心理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4],人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原则为“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充分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合理所需。与基础相比,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度[5],进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得以提升,同时,患者预后情况良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从而缓解患者经济压力,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提升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基础护理的参照组,说明人性化护理具有一定的优异性与可行性,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病房人性化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换病房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