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12-06 12:58梁玉香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复发率康复

梁玉香

(广东省和平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河源 517200)

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加重,老年人口的增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上涨。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老年人,且发生机制比较复杂,通常与外力破坏腰椎的纤维环压迫腰椎神经有关。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避免手术的痛苦,但对于严重者则不太适合。症状严重者多数选择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9岁-67岁,平均(48.5±4.4)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3岁-66岁,平均为(48.9±4.1)岁。经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CT确诊后患者卧床休息3周,固定腰部,使用营养神经和止疼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包括适度的功能锻炼,早期康复中患者可以以鱼跃式锻炼为主,每天40次左右,之后逐渐增加锻炼次数,后期可以练习下地行走;牵引时注意把握牵引的角度,控制好力度,加强对患者的监护。若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有疼痛加重,心慌等情况应该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协助进行处理;其次,患者的心理作用也可能增加疾病的严重性,尤其是出现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最后,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清淡食物为宜,同时注重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蛋奶类和鱼肉类等食物,补充钙质,以免骨量流失,清淡食物利于消化。

1.3 考核指标 护理满意度、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设定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有患者自行填写,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根据治疗后效果,分为有效、无效两种治疗结果,症状显著改善或全部消失为有效,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疗效、复发率比较 护理后半年,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77.00%;观察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1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比较综合和复杂,包括骨骼退化、外界伤害,久站久坐等等因素[1]。患者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后会出现腰疼、行动受限等症状,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纤维环受损,压迫腰椎神经有关,临床上十分重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在察觉到症状后,一般可采用CT确诊,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或保守治疗。一般手术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护理,而综合护理能够从饮食、功能锻炼、心理等多方面给予患者关怀和护理,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融洽发展。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半年,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7%;观察组复发率为5%,对照组为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杜丽娟[2]的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按时进行功能训练,使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3],同时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复发率康复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