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诱导期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2019-12-07 01:21杨柳王竹于品仙黄薇梁欣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躁动咪定苏醒

杨柳,王竹,于品仙,黄薇,梁欣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0)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中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处于衰退趋势,对手术的耐受度较低,术中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拔管时对患者气道刺激较大,加之手术所造成的疼痛等影响,常常引发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1,2]。右美托咪定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慢心率等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诱导期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0岁-80岁,平均年龄(68.73±7.49)岁;体质量50 kg-65 kg,平均体质量(60.07±3.37)kg。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1岁-78岁,平均年龄(69.01±7.02)岁;体质量52 kg-64 kg,平均体质量(60.85±2.4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行髋关节置换术;(2)临床资料完整;(3)均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4)ASA I-II。排除标准:(1)肝、肾、心、肺功能明显异常;(2)窦性心动过缓或心电图明显异常者;(3)存在慢性疼痛及精神疾病需要药物治疗者;(4)高血压未经规范治疗者;(5)意识不清楚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术前8 h禁食禁水,入室常规监护及BIS监测。麻醉诱导前15 min,观察组右美托咪定0.5 µg/kg,静脉持续泵注15 min;对照组则静脉持续15 min泵注与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给予1.5 mg/kg丙泊酚、0.15 mg/kg顺式阿曲库溴铵、0.25 µg/kg舒芬太尼,3 min后行可视下气管插管。于手术切皮前追加舒芬太尼0.3 µg/kg。术中麻醉维持4.0 mg/(kg·h)丙泊酚、七氟醚吸入浓度为1%-2%,使术中BIS维持在50-60。手术结束前15 min停用所有麻醉药物,并将患者转入复苏室等待苏醒。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诱导期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分别比较入室时(T0)、气管插管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5 min(T3)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变化。(2)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评分,采用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表对患者术后躁动情况进行评估,分值为1分-7分,当SAS评分>5分时,视为躁动[4]。(3)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嗜睡、恶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 两组在T0时点DBP、SBP及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点DBP、SB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Mean±S)

表2 两组苏醒时间及躁动评分比较(Mean±SD)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2 苏醒时间及躁动评分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围手术期患者交感神经多处于兴奋状态,易引发心动过速或血压升高,使得突触前α2受体在受到刺激后调节肾上腺素的释放量,而突触后α2受体在受到刺激后可促进神经细胞超级化,使其具有抗交感神经的作用[5,6]。因此,于围手术期内给予镇静、镇痛药物有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右美托咪定是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存在于中枢系统、神经系统及器官组织中,其作用机制是在多种因素参与下,右美托咪定与脊髓后角的α2受体相结合,抑制释放具有伤害性的刺激物质。其次,右美托咪定通过位于大脑蓝斑受体释放镇静剂,达到抗焦虑的目的。当患者处于镇静状态时,易被唤醒,且在唤醒后可进行正常沟通,当刺激消除后可再次入睡,整个过程中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药物安全性较高[7-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1、T2、T3时点DBP、SBP及HR水平、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不延迟麻醉苏醒时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稳定患者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药物安全性高。在围术期右美托咪定可使患者心率降低,降低心肌氧耗;这是由于右美托咪定与中枢神经系统α2受体相结合,使得去甲肾上腺素及交感神经介质释放量大大下降,较好地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肾上腺素能张力,同时还可稳定患者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血压给患者造成心脑血管意外。此外,在苏醒期拔除气管导管的刺激易引发喉或支气管痉挛,出现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交感神经过于兴奋等症状,加上术后疼痛刺激,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躁动,右美托咪定应用降低了术后躁动的发生率[10],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泵入有助于维持诱导期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评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躁动咪定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