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也要“授人以渔”

2019-12-10 00:45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2期
关键词:普惠网贷金融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过去一年,P2P重回数字普惠金融的价值定位,无论是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周转,还是出借给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网贷行业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普惠金融价值理念。

当然,监管层也未曾放松。近日,2019年互金整治“1号文”下发,要求完成行政核查的P2P平台分批、逐步完成实时数据接入。对于那些不配合的P2P平台,将逐步予以清退。

基于此,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RBIF)发布了国内首份全面评估P2P网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报告——《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的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以P2P网贷行业为例》。

合规P2P缓解弱势群体融资困境

报告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产业研究基地副秘书长陈文围绕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路径和成效、P2P网贷行业的价值评估、P2P监管困境及出路等主要议题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报告认为P2P网贷在过去的发展中已初步证明了其对于缓解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弱势群体融资困境的现实意义以及自身商业模式上的可持续性。尽管部分平台出现了背离普惠金融的异化现象,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但国家鼓励支持发展包括合规P2P在内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总基调没有改变。

基于该报告的研究,陈文认为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应当增加普惠维度的考量,推动阳光化的民间金融机构持牌上岗,健全其退出机制,持续提升P2P网贷等弱正规金融的普惠价值;同时要警惕科技在地下金融中的不当应用,防范地下金融风险的扩散。他认为P2P监管备案落地后只有与正规金融开展有效合作才能拥有未来,并呼吁P2P从业机构在今后的合规发展中要平衡自身的商业利益和公益色彩,探索出真正践行普惠理念的社会企业发展道路,持续推动民间金融阳光化。

金融科技发挥作用离不开“软环境”

“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自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正式提在以来,一直备受产学研各方面的关注。2018年9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更是明确“数字普惠金融引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作为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助推器,金融科技被寄予厚望。在国家鼓励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如何全面客观看待包括P2P在内的金融科技在赋能普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持续提升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能力,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议题。

如何推动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对《中国科技财富》表示:一是金融科技没有改变普惠金融本质,即并非无原则降低服务门槛,不能过于夸大普惠金融作用,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需真正增强企业和居民的内生发展能力;二是从广义看,金融机构与组织、产品与服务、交易市场与基础设施,都可通过应用数字化金融手段,以更加低成本、高效、风险可控的形式出现;三是这种赋能离不开新技术背景下的“软环境”支持,既需要强化普惠金融法律、政策、组织保障方面的建设,也需要有效引导金融文化的演变;四是要朝着构建共享共赢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保障个体享受金融的平等机会、条件与权利的目标前进,这比“扶贫式”、“施舍式”、“被动式”金融支持更加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朱乾宇从农村金融的角度坦言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存在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物缺乏、信用体系薄弱等问题,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农村普惠金融理念相结合,在农村金融获客转化,场景搭建,风险防控,资金结算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服务方案,可以大大降低农村客户的服务难度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普惠网贷金融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