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研究

2020-01-01 12:59赖晓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政院校

赖晓玲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泉州 362500)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多,正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多种文化的交流冲击着现代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防线。高职学生普遍个性突出,缺乏自我约束力,在新事物的冲击下,很难对其进行良好的判断,很容易造成高职学生心理以及思想上的迷失,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良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1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共同的主体。两种教育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高职大学生解决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其都属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思政教育的主体,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务人员上有着很大的交叉性,也都因为一直从事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心理情况也都非常熟悉,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确切的联系,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二者之间有效地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实施的背景。思政教育主要针对的是人,因此,思政教育实施的基础就是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性变化,其受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和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约束自己,建立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在与人交往中,也可以正确地认识自我。一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通常都有着自卑、孤僻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极大的障碍,对实施思政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并且思政教育进行不畅还可以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有利于学生拥有更加热情、积极、认真的态度,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在后期的学习生活中有所进步,能够在未来接受思政教育时拥有积极认真的态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实施的背景。

(3)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学生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处事方式也是非常受其他学生的欢迎。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无法接受他人的正确评价,这会导致学生狂妄自大的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并且接受他人的正确评价,积极地改正自己的缺点,确保心理健康发展。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思政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为了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的前提是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学生一味地抵触教师与家长的思政教育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学生犯错时能够接受教师与家长的批评,即使出现对教师及家长的观点不认同,仍然能够主动地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抱有抵触心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后期的思政教育至关重要。

(4)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促进。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积极发展。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中各层的关系,从中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在求学阶段,在遇到一些困难时难免会产生思想上的抵触,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生活上以及学习上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于对学生自身人格的发展,而思政教育在于使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接受教育阶段仍然存在着认知问题,辨别是非能力仍需要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十分的友好,因此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学生在真正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会一蹶不振。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错误的原因,认识到错误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学生警醒,思政教育是学生在犯错时的一盏明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2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弱等情况,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人数少,教师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交流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同时学校的思政部门以及思政教育结构单一,以说教为主,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抵触心理严重,思政教育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出现态度问题,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说出问题,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需要加强对教师能力的培养,同时采取较好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单一时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单一的模式导致教育效率低下,大多数教育为谈话模式,这样的模式教育效率低,学生很难对教师讲出心里话,很难真正地抒发学生真实的情绪,因此创新教育模式,改变原有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讲出问题,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保证人才掌握高级的技术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长期以来,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往往被教师冷落或者被社会上看轻,思想和心灵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高职院校就需要立足于此,有效地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想引导与心灵关怀,帮助高职学生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人才,首先要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学生如果心理健康积极,那么在专业技能学习上会更加的积极主动,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那么后续的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对学校社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不能放松警惕,要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

(2)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校园内开展谈心活动,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处理好生活与学习上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非常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品质,更要加强自身克服困难的能力。高职院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合理的规划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真正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案,思政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首先要减少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真正用心地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烦恼才能更好地去告知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改正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使思政教育更加的“个性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3)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去认真学习,高职院校要基于此对学生的思政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已经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实施了思政教育课程的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在学生的心理教育基础上,将学生喜爱的元素融入课堂的教育环节中,激发了学生对于思政课堂的兴趣。思政教育的教务人员也在积极地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思想政治问题,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的进行,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的途径

(1)体制上相互衔接。目前,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发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并且还可以及时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来解决思政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解决思路以及方法还不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应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问题,全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教育问题。首先,要对两者进行良好的定位,了解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思政教育进行了普及,但是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设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其管理部门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做好体制上的无缝衔接,促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教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献身于思政教育工作,同时还要积极的学习并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运用到学生身上,促进学生的长期健康发展。体制上的衔接有利于两者共同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在体制上进行衔接有利于进行交流,方便沟通学生存在的问题,相互帮助提出意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帮助。

(2)教育上相互融合。在高职院校进行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工作,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积极学习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政教育的教师也要积极地掌握加强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唯一性向综合性的进化,这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要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一种教育方法,其更加是一种教育理念。针对校园内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为学生树立一个目标,并且帮助学生有效地达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针对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大一的学生需要加强这些学生的适应能力,大二学生要树立这些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大三学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他们的抗压能力。在开展这项活动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有效地处理不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全面的道德品质。

(3)课程上相互借鉴。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课程方面有着不同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时,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因此,要对其进行课程上的改革,使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充分地利用到思政教育的教学中,将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生活变得更加生动,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切实增加学生的自信。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可以有效地渗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将思政课程中的内容吸收到课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对于现代的高职学生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可以帮助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并且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来,物质和文化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特点,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影响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这样的改变,就要结合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顽强、懂得创新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清多元化文化的优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