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对策

2020-01-01 12:59杨乾振杨和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慢就业现象毕业生

杨乾振,杨和家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144)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等院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传统产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减少,高新产业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等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计算机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市场上相关的岗位也随之增多,但是面对火热的招聘市场,众多的招聘岗位[1],有许多计算机类学生选择了加入“慢就业”一族,他们或者不急于找工作,或者打算先毕业再考虑就业,或者就没有就业的打算,陷入就业迷茫的状态,目前这样“慢就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正逐年增加,导致对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1 计算机类学生“慢就业”现象特点

1.1 普遍性

事实上,“慢就业”在国外早已不是新兴事物,不少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会选择过“间隔年”,即不马上升学或就业,而是游历、参加志愿活动等,以增加阅历,增长见识。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毕业就工作”和“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已发生转变,“慢就业”“间隔年”等现象也越来越普遍[2]。虽然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攀升,但近年来计算机类行业发展火热,市场相关招聘岗位众多的前景下,学生可选择岗位较多,竞争相对较小,这就为计算机类学生“慢就业”心理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一现象在“95 后”计算机类学生就业群体中尤为普遍和突出。

1.2 多样性

计算机类学生“慢就业”现象在原因和形式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存在“慢就业”现象的学生之所以成为“慢就业”一族其主要原因是“考研备战”和“考察就业市场”,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类学生而言,在市场对相关计算机专业创新性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考研升学逐渐成为计算机类学生毕业后的主流去向,其他少部分学生会因为考公务员、支教、旅游、在家陪父母等原因而选择“慢就业”。且“慢就业”学生的择业观也逐渐转变为“理性就业,慢慢考虑人生的道路”和“对未来有所计划,不着急就业”,甚至是“逃避就业压力,不想快速就业”[3]。这都充分显示了,社会、家庭、个人等因素对于计算机类学生在面对“慢就业”选择时所形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3 持续性

多数选择“慢就业”的计算机类学生其在时间跨度上具有持续性,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计算机类学生因考研、考公务员和考察市场而选择“慢就业”,而这类活动的从事所需时间基本都在半年以上,同时1~2年也为计算机类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最佳心理预期。此外,虽然有部分学生表示不倾向于选择慢就业,但是选择积极积累经验的学生也不占少数,这说明“慢就业”现象并不是暂时的,而是具有持续性会延续一段时间。

2 新挑战计算机类学生“慢就业”现象形成归因

2.1 宏观原因

2.1.1 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供需矛盾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传统产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减少,高新产业尤其是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信息技术等计算机领域相关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助力,就业市场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而在调查研究中,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均为“90 后”,且一半以上为北京本地生源,家庭经济条件可以,学生大多追求的个性化发展,就业观念发生改变,追求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观念,他们很多人认为为企业打工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往往想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使自己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其结果也往往没有达到预期,除此之外,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在改变着他们传统的就业观。

2.1.2 教育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的扩招工作逐渐加深和拓宽,高校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但相应的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培养类型、培养方案、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师进修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地方,高校在扩招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单纯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招生规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师资引进等方面的方案制度存在盲目追逐热点忽略自身特色的现象,导致热门专业的扎堆培养现象严重,高校自身缺乏特色性发展。而这一教育结构失衡的现象加剧了社会上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程度,引发了“学历过度消费”的问题,导致仅需要专科层次的工作岗位而本科生在做,仅需要本科层次的工作岗位而研究生在做,而需要研究生层次的工作岗位却被博士生甚至博士后抢占,学历的过度消费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辨识能力。

2.2 微观原因

2.2.1 综合素养不足求职能力欠缺

从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就业质量、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能否胜任岗位需求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出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基本素养。通过访谈和调查显示,首先用人单位首先重视的就业能力是基本素养,其次是通用技能,最后是专业技能。已经就业的“90 后”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诟病最多的是他们“很难管理”“善于要求和索取,但缺乏耐心和忍耐力”“抗压能力差”,而责任心、敬业精神、踏实勤奋、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等恰恰是用人单位重视的基本素养。在技能方面,作为大学生,专业技能应该是自己的强项,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迷茫,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日益减弱,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导致综合素养不足求职能力欠缺。

2.2.2 目标定位偏差

人们总是一味地看到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却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调查中,多数学生在评价自我方面,不论是自卑胆小、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还是自我期望值过高、择业时过于挑剔的毕业生,往往都容易成为“慢就业”的一员。刚刚离开校园的大学生,工作经验欠缺,职业意识薄弱,各方面还亟待完善。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职业定位便容易产生偏差,往往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认为找的职位一定要与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相匹配,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容易脱颖而出。

3 计算机类学生“慢就业”提速对策

3.1 强化职业观教育,正确认知就业形势

增强学生忧患意识,帮助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尽早认清当下社会的就业形势,使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认识到虽然目前计算机类行业发展火热,市场上相关招聘岗位较多,但是随着计算机领域相关行业的发展,就业市场逐渐趋于规范,市场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随之增大,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要增强忧患意识,摒弃不着急的慢就业心态,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提早规划,尽早准备,努力在恰当的时期做出合适的选择。

3.2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精准定位自我能力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行业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市场对于相关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也会趋于增加,因此要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增加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联合专业教师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自我兴趣倾向,培养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个人的择业竞争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准确认知自我,精准定位,理性评估自身专业素养、就业能力等指标,不断调整摆正自我心态,采取务实的求职策略,对企业的目标薪资、岗位等级、就业环境等要求切合实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理性择业。

3.3 拓宽就业渠道,搭建精准就业帮扶平台

高校应积极强化就业指导,不断开拓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市场,借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时传递就业招聘信息,邀请互联网行业知名企业,组织大型校园双选会、专业宣讲会等,并同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荐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助力精准就业;同时,对于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学生,联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一对一沟通交流,帮助缓解其就业心理压力,通过深度辅导摸底该类学生就业意向和阶段进展,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为实现精准就业辅导打好基础;此外从需求出发,以服务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增强学生的就业紧迫感和就业知识储备,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做专题辅导,增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求职竞争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慢就业现象是在当下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下的特殊产物,如何科学合理的对待这一现象,并根据该类学生的特点来提速慢就业,就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合力构建完善的精准就业指导平台,增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慢就业现象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最“叛逆”的毕业生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