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推广策略探究

2020-01-01 12:59王安迪盛虎刘馨鸿范子娇路松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竞赛创新能力培训

王安迪,盛虎,刘馨鸿,范子娇,路松欣

(大连交通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8)

大学阶段是人才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在大学阶段设置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而且要求创新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1]。学校负责创新教育的部门根据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培养目标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总体规划,各专业根据创新教育总体规划制定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并设置创新训练课程,由授课教师负责创新课程大纲的制定和课程教学。这种自上而下的创新培养方式被大多数高校采纳,指导教师积极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提供指导和帮助,但是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学生接受创新教育获取创新成果的受益面等效果并不好。目前的情况是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学生数量少,但这些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学生获得的创新成果占总量的绝大部分,创新教育在高校中变成了精英式教育,而不是大众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要求进行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的是让高校中的学生普遍接受创新教育,并且在创新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从高校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的角度上,应该让全体学生满足毕业要求并达到人才培养标准,而不仅让部分学生成为栋梁,其余学生放任自流[2]。

为了改善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和学生接受创新教育获取创新成果的受益面不足的现状,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创新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主动进行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改变现有指导教师作为创新教育辅导和宣传主体的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训练的基础上作为推广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文针对大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推广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和作用进行讨论。

1 高校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推广主要方式

各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都十分重视,但是在培养的方式上却有所区别[3-4]。根据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区分,可以分为集中式管理和社团形式分散管理;根据创新教育管理主体区分,可以分为学校教师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和企业培训;根据创新教育推广主体区分,可以分为学校或学院统一宣传,企业或竞赛承办方宣传。以下简单介绍各种学生创新培养方式。

(1)按照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分类。

集中进行教学或培训,这种方式便于对学生的统一管理,教学或培训内容通常是提前设置好的。但内容相对单一,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

以社团形式分散进行培训,这种方式管理相对灵活,教学或培训内容差异化较大。但这种方式学生的受益面相对较小。

(2)按照创新教育管理主体分类。

由学校教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由指导教师进行授课或培训,教师可以随时进行辅导,学生受益面大,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

以校企联盟方式进行培训,这种方式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进行授课或培训,培训地点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培训内容结合生产,学生学习兴趣高。但学生受益数量有限,培训内容通常无法固定。

由企业负责培训,这种方式完全由企业负责学生创新训练的指导,培训地点通常在校外,培训内容可以结合实际项目。但这种方式学生受益面小,培训内容由企业根据项目进行情况确定。

(3)按照创新教育推广主体分类。

学校或学院统一进行宣传,这种方式是高校普遍采取的方式,宣传的执行人是高校创新创业管理部门或各专业教师,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宣传信息而缺乏主动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或竞赛承办方进行宣传,宣传内容中往往包含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其主动性。但是学生参与人数有限,受益面小。

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推广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高校创新教育推广的主体通常是学校或学院,由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统一规划,由专业教师负责具体的创新指导。部分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参与创新课程的规划,企业专家参与学生的创新指导[5-6]。此外,创新创业竞赛的承办方也会联合企业积极进行宣传,承担创新教育推广的角色。但这些传统的创新教育推广方式,学生仅仅作为接受宣传甚至被动参与的角色,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参与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创新的热情不高;参与的学生数量有限,受益面小。为了改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和学生接受创新教育获取创新成果的受益面小的现状,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创新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让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推广和辅导,以此作为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方式。在负责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全程参与创新教育的策划、推广、辅导等一系列工作。学生不仅作为创新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协助教师进行创新活动宣传和低年级学生的创新辅导工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的做法如下。

(1)高年级学生在参加创新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让低年级学生尽早参与创新活动,同时高年级学生可以辅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创新竞赛或完成项目。低年级学生在创新竞赛或创新项目中可以帮助高年级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辅助进行硬件实现或软件测试等工作;高、低年级学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2)高年级学生定期为低年级学生进行创新讲座,对创新活动涉及的技术进行讲解,并辅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训练;低年级学生在参与讲座和参与训练的过程中与高年级学生建立联系,随时请教、探讨相关问题。

(3)高年级学生定期在校园内进行创新教育宣传,向低年级学生介绍创新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低年级学生了解竞赛规则和要求以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进行相关研究和设计,提升参赛作品质量或完成高质量创新作品。

(4)定期组织交流会或创新教育沙龙,由创新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介绍学习心得和体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明确的努力方向。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学生作为推广者和传播者的角色能够积极参与创新教育推广,在低年级学生受益的同时,参与创新活动推广的学生不仅巩固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活动中锻炼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推广具体的优势如下。

(1)低年级学生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在高年级学生的带领和帮助下有机会提前参与创新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以明显提升创新作品质量,在创新活动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2)学生在参与创新讲座以及在进行创新辅导的过程中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整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3)学生参与创新教育宣传,介绍创新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规则,低年级学生更容易接受,高、低年级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帮助学生成长。

(4)通过创新交流会或创新教育沙龙的形式在学生中树立创新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周围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扩大创新活动的受益面。

(5)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推广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推广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锻炼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 创新教育推广方式讨论

创新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创新教育宣传。传统的创新教育宣传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主导,学生仅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OBE(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参与创新培训的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熟练掌握创新技能,获得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反馈改进创新活动[7-10]。但是传统的创新教育宣传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效果,学生受益面小且收获有限。如果让学生转换角色,不仅作为被动接受创新教育者,而且作为创新教育的推广和传播者,甚至成为低年级学生创新教育的辅导者,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学生中发挥“传帮带”作用,低年级学生将会快速成长,并将这种创新教育推广方式的优势不断放大,真正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竞赛创新能力培训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