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2020-01-01 12:59杨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生教育

杨晨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如今国际间诸多高校都极为重视创业教育,我国也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应当加强教师及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能够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我国目前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整体重视度较高,并为大学生创业下发相关政策做出积极努力。创业,是目前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促进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推动力,更是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途径[1]。高校应责无旁贷地承担培养创业者这一重任,针对此,该文将对东北振兴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展开研究,设计创业平台。

1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概述

1.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是中国特色词汇,国外学者常用创业教育代替创新教育,因其将创新视为创业必备素质。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界定比较明晰,创新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等,创业教育为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包括事业心,开拓精神,策划某项活动的能力等。

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社会进步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学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关联度不大,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传授具体课程知识技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理解为创办企业,将创业教育对象限定为具有创业意愿的部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包括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等有机融合,应具有覆盖全体学生,以培养具有创业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征。创新创业教育是覆盖学生学习生活,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实践体验教学环节,与基础专业教育等融合基础上,形成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教育模式。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起源

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最早兴趣于美国,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买莱斯教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形成较为完备的学术理论体系,英国、日本等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过去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主办全国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此后,共青团中央,地方政府联合主办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向高潮。

2002年教育部批准人大,武大等9 所高校成为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高校,随着系列关于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件颁布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入行政部门主导多元化探索阶段。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多层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专业基础上转变教育思想,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为核心,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潜力突出情况,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参与自主创业人数比例仅为0.3%,大学生创业意识缺乏,构建适合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随着高校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由于毕业供给超出社会需求,大学生失业问题严重。大学生就业成为师生家长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大学生最现实迫切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接受高教后无法找到工作会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高校要适应毕业生就业难形势,必须将创业精神培养与教育结合,可以使学生自己就业同时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教育部公布具有普通高教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中,地方高校占本科院校的87.0%,相比老牌高校地方高校面临严峻的考验。高校发展中注重办学内涵上升,坚实应用型办学目标,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局高度,设立创业基建确保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分析目前大学生创业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占有社会资源较少,大学生创业意识缺乏,创业能力不足。针对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可通过系统创业教育,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根据高校培养目标,科学规划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从教学目标等方面探讨构建适合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 东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为了能够了解东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情况,对东北地区的25 所高校进行了前期调研,调查掌握了东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整体来看,能够发现东北地区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都比较重视且支持。各个高校已经在办学体系中纳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并给予了教育机构、工作指导、师资培养多方面支持,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不融合,基本上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不能做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数量有限,并且多以选修课、公选课的形式开设,导致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然仅仅停留于理论讲授。

(2)创业氛围不够浓郁。目前东北地区的发展背景、社会整体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大学生群体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创业主动热情造成直接影响。调研还发现,多数高校的创业环境更多表现在日常教育以及潜移默化的熏陶,虽然形成了大学生创业意识,但是多数高校在这一方面仍然比较薄弱。

(3)创业教育流于形式。经调研发现,参与调查的高校中几乎所有大学生创业教育都虚于表面,导致创业教育缺乏可操作性及指导针对性。尽管大部分高校都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但仅仅作为就业指导的课程组成,并未单独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体系,在采用的教育方法、内容上也脱离东北振兴实际所需。过于重视理论阐述,忽视对大学生实践专业技能培养,影响了整体创业教育成效。

(4)创业实践开展困难。学生缺少对应创业实践平台,虽然现已展开大学生创业实践,但是学校也应当对创业教育时间合理安排,并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并且在启动资金、技术、设备、信息多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创业教育指导条件。在这一方面,如今多数院校仍然有发展空间。

3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3.1 明确创业教育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处于目前东北振兴发展背景下的各大高校展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两大目的:一是能够让大学生形成自主创新理念,并让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二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能够鼓励大学生直面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争取有限的就业岗位,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2]。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与各自差异化的大学生专业、阶段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譬如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展开创业教育,可以将主要方向置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专业素养。之后通过开设《创业管理》《投资项目评估》等多种课程[3],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予以创业教育指导,并逐步完善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专业指导

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采用的指导教育模式,需要在必修课程教学前提下,逐渐构建阶梯式创业教育模式,并展开有关创业指导课程,之后在实际创业教育中渗透有关知识点,并专门开设创业知识培训,从而综合提升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整体兴趣。此外各大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成立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不同创业项目,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也可展开情境化大学生创业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还能够对学生的创业技能综合提升[4]。不仅如此,各大高校也可以聘请专业水平较高的创业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尽可能避免创业风险。在展开学生创业教育中,还需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创业理念,譬如,让大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课程,设计某一项目制订创业计划。还可以在专业实践教学中,转变创业项目,并总结创业项目的最终情况,教师也应当予以积极引导发现学生的创意,真正落实创业实践项目教学。

3.3 构建完整独立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应当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大学生能够形成参与创业活动所需的综合素养及知识、品质、能力等,帮助其真正成为具备开拓性创新性的创业人才。那么在高校展开创业教育中,便应当结合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立足创业教育着眼点于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准备、创业精神等多方面素养[5-6],为学生的日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创业教育应当学科化融入至学校的教学规程体系中,有机结合学科及专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及专业教育,应当更深依赖于知识教育及专业教育。要认识到创业教育实则作为综合型学科,涵盖了多学科知识譬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社交礼仪等。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在创业教育形式上力求创新,真正创设活泼生动的创业课程。

3.4 搭设创业平台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在创业教育基础上还应当结合实践搭建创业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并让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悟,学校也有责任和社会之间构建多种联系,创设不同条件,更好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困难。

(1)以勤工助学为载体。对于大学生可以借助勤工助学为创业载体,为学生创设和社会市场的接触机会,并为大学生创设进一步了解创业的空间平台[7]。加大力度鼓励大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譬如,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当地企业等用人单位,展开人才需求调查及市场环境考察,更深入接触和了解市场,熟悉市场创业的规则并积攒创业资源。

(2)以创业社团为载体。以学生创业社团能够以学生自发组织为出发点,调动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社团基于学生自身兴趣爱好自发组织形成。但是由于个人经历等条件局限,往往无法找到恰当的创业切入点,所以高校应当为学生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指导教师,积极指导并引导学生形成创业社团,并开展社团创业活动以及定期市场调研,为学生提供可靠便捷的创业相关信息,也进一步指导学生参与自主研发活动,真正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8]。

(3)校内外实训基地及模拟岗位。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密切相关专业知识,因此也应当以学生自身专业知识为出发点,以学生所熟悉的行业作为着手点,充分运用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从而进行具备一定科技含量的创业活动,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基础,进而提高创业成功率。譬如,东北职业技术学校共拥有101 个校内实训基地,108 家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创设了10 个专业模拟岗位,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并了解社会企业所需,最大化调整及缩减自身与实际岗位之间的差距,也更方便学生的日后创业和就业。

(4)创立校内创业园区。创业属于实践活动,学生如果不亲自参与其中,难以形成切身感受。对于拥有较好基础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校内创业园区,而对于不具备基础条件的学校,也同样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此种创业园区可以通过提供场地、实施“一站式”服务相关举措,不断吸引外来企业融资投入,并面向社会开放并在校内实习、兼职,培养学生的创业积累不断在参与过程中积累创业经验。除此之外也可以对于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根据税务管理、工商管理相关条例规定,注册登记创业精英活动,学校予以场地、资金等扶持帮助,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边干边学,成为高层次创业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展开大学生创业教育,并搭建创业教育结合实践的创业平台,有助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因此,需要从明确创业教育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专业指导、构建完整独立的创业教育体系、搭设创业平台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四方面,综合提升高校的整体创业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题解教育『三问』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