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公共演讲课程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究

2020-01-09 20:01张雪芹
科教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素质语言大学生

张雪芹

(华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北·三河 065201)

1 大学生素质教育

1.1 什么是综合素质

人的素质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生理素质主要指人的各种身体机能,包括生长发育、思维性格等。心理素质则由专业技能和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各门科学的摄入量组成,我们通常把它称为综合素质。具体来讲,综合素质指的是个人在特定的时期,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社会修为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单纯的知识水平重要得多。

1.2 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它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尤其促进了经济、文化生活国际化,在现今的社会,国家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与人才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高校不断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当今社会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根据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修正教学大纲,遵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对部分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让他们有了危机感。

由于网络与媒体信息的开放性、交互性以及便捷性,大学生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取信息,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然而有些虚假信息、误导信息的舆论导向不正确,还有些西方言论、价值观念已经并将长期地影响着大学生,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都发生着变化,这些都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冲击。[1]

2 英语公共演讲课程的设置

2.1 现状

经济全球化趋势、高校体制改革、信息技术化高速发展都给大学生素质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外语应用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外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外语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目前,我国各级别教育所培养的外语人才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语言输出能力与语言输入能力不成正比,学生在说和写方面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听和读, 尤其是说的能力很弱。受传统的教材、授课模式所局限,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于以前,外语口语课的教学效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2.2 可行性

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设置英语公共演讲课程是可行的。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对英语学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一般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英语,到了大学阶段,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较强,具有实用性的英语公共演讲类课程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这种新形式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也很显著,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必要性

在大学英语中设置英语公共演讲课程也是必要的。教育部制订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对口语更高层次的具体要求是:“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因此,高校教师在授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得体应对,以增强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在高校开设英语演讲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3 英语公共演讲课程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英语公共演讲课程的开设会给大学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丰富课程内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对语言能力的要求转向对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也从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转向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该课程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求。

3.1 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公共演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可以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演讲活动由有声语言与身体语言共同表达,其中最主要的表达手段是有声语言,它包括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学生进行英语演讲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其中,发音、语气、语调、节奏等都对演讲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演讲对于语言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与日常口语练习要求的流利度不同,更接近书面用语的表达。另外,演讲是笔头和口头相结合的表达形式,精彩的演讲不仅在于怎样说,更在于说什么。演讲稿的写作要求逻辑严谨,从选题、确定演讲目的和中心句,到搜集素材,内容的编排,以及准备提纲以及演讲提纲的撰写,都要求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前后呼应。在演讲效果的驱动下,一篇演讲稿的写作要经过多次的推敲、润色,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谋篇布局、写作能力等会一次次得到锻炼和并取得进步,同时,还逐渐了解了口头和书面语言的不同,学会使用修辞等手段提高表达美感,使用预览、衔接、总结等手段展示自己清晰的思路,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2]

3.2 提高沟通技巧

在演讲稿的写作当中,经常会涉及到建立可信度和使用支撑材料等,涉及到语音、语调的高低起伏以使自己的情绪表达更饱满,这些可以使演讲更加地令人信服,如果将这种写作技巧迁移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当中,与人沟通的过程会变得更加的顺利和愉快。虽然演讲以有声语言交流为主,但在演讲的过程中,体态语的辅助是不可或缺的。就如同人们在网络媒体的交流中,经常会使用各种表情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人的思想感情常会通过眼神、手势、体态等自然地流露出来。在演讲过程中,优秀的演讲者善于运用眼睛“说话”,用手势说明问题,可以帮助用体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身体语言在日常的交流中同样有效,学生通过练习,可以自然地运用体态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教师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紧张与焦虑,有助于他们克服演讲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演讲课内外的实践也是解决紧张焦虑心理的有效手段,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随着演讲实践经验的增加,学生对演讲的感受认识也会加深, 这些都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都大有裨益。

3.3 培养思维能力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人们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并解决问题。人的思维能力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英语演讲研究家Loren Crane 认为演讲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个去理解演讲目的,了解听众与演讲者这三大要素的心理实体的探求过程。[3]学生在准备演讲时,就要充分了解自己想要说什么,自己的演讲对象是谁,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及用什么手段能够最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探索、比较、决定,这对学生运用知识、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都是很大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发现,单纯的语言知识不足以让他们完成任务,他们需要了解新知识,发散创新思维,拓宽视野,还要与同学精诚合作,取长补短,这无疑对挖掘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综合等能力,通过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观点鲜明、证据确凿的演讲稿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3.4 提升自信心

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的概念。班杜拉指出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4]

人类学习有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演讲有着恐惧心理,这主要是源于他们过去有在公共场合讲话失败的经历,或是没有达到心理的预期,例如在课堂回答老师的提问,这使他们产生一种退缩躲避的情绪。而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演讲课程刚开始是让学生观看他人的演讲,观察他人的长处,模仿他人成功的经验,这些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与自己的成败相似的影响,虽作用小一些,但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经过演讲课程的学习,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成败经验只是暂时的,并不能永久地桎梏自己,向他人学习会使自己取得进步,克服失败阴影的影响,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

而当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告诉学生他/她有能力成功地达到某一目的或解决问题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即自我效能感)。学生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紧张、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高度唤起的情绪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学生的行为操作,降低他们的实际表现水平,无能感会不断得到加强,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影响到了自我效能感。演讲课程中明确了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方法,经过演讲实践,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自我管理的自信心可以建立起来。

另外,在准备英语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广泛地查阅资料,仔细求证,这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演讲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3.5 形成正确三观

演讲课程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并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业和能力,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自信的大学生往往有着自信乐观的心态,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勇于迎接挑战,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及时地调整心态,理智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及时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促进心理健康的构建。

演讲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演讲审美可分为言语类和非言语类两种。言语类包括演讲的内容和谐,演讲者的声音和使用的语言使人愉悦;非言语类包括演讲者的仪态、演讲使用的辅助工具要具有美感。除了演讲基本功以外,演讲者的三观要正确,要能给人以积极的引导,同时要用良好的社会公德、广博的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等来折服听众,给听众以健康的心理暗示。这些因素贯穿于演讲的始终,对演讲人的动机、演讲稿的撰写、实施的方式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

4 结语

当今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平面媒体和网络技术盛行的当今社会,口头交流和表达依然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不可或缺的手段。各种形式的交谈、面试和答辩已成为评判一个人学习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英语演讲课程以演讲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演讲的准备与撰写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融洽地与他人合作,这些都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使英语教育切实有效地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猜你喜欢
素质语言大学生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语言是刀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我有我语言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